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当前,中国书法正处于一个迅猛发展、繁荣昌盛的时期。这一「珍宝」的命运,如同整个的命运一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已为广大劳动君众所掌握。在这个国家的数千年中,人民政权首次使人民受到,为他们敞开了大中小学的校门。除了接受教育之外,中国劳动人民还获得了接受丰富的民族文化的机会。自人民政权建立之后,他们不仅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悠久传统,还因在其中注入了主义的新内容而赋予它以新的生命力。在人民手中,传统的书法艺术闪现出先前被掩盖的新的外沿。书法以其无限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开始赋予自己的艺术以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价值、从沙龙艺术变成了人民的艺术。
幸运的是,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探索「无产阶级新文化」和反对资产阶级文化的时期,中国书法源远流长的传统并没有被忽略;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它也经受住了考验。它活在每个新的学校、、体育馆、商店或艺术社团书写精美的名称上,活在每本杂志、每本新书的题名上,活在每本书法艺术杰作集子里。这一传统保存在成千上万专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手中,保存在刚刚学会拿笔写字的儿童的手中。
欧洲书法和中国书法,它们的差异是如此之大,而人类自古已然的对于美的追求,对于和谐和完美的自然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创造的天生追求,又是如此相似。
本文并不奢望全面地考察问题,其目的仅仅在于比较集中地探索书法艺术这一内涵和层次如此丰富的概念。对于我们所涉及的这一问题的更加深入的研究,当能使它的其它方面得以阐明,从而促进东全面而又正确的相互理解。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注:
1.卡冈·希尔图辛娜《研究东西方文艺的方法论原则》。载《文化体系中的艺术》,列宁格勒,一九八七年版,一二六页。
2.卡普尔,《字的艺术美》。莫斯科,一九七九年版,十八、二十三页。
3.阿伦海姆,《艺术与视觉接受》。莫斯科,一九七四年版,五十六页。
4.同三,六十页。
5.同二,十一页。
6.马洛夫,《当代书法的起源》(十五至十八世纪法国文献中的古文字)。莫斯科,一九七五年版,三页。
7.维列茨,《中国艺术》,企鹅丛书,第二卷。一九五八年版,五七七页。
8.同二,十九页。
9.黄苗子,《诗书画三位一体》。载《信使》,一九八三年,六月号,十三页。
10.同七,五九O页。
11.罗曼诺夫,《法国十三至十四世纪的手抄本与哥特体书法》。莫斯科,一九七五年版,四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