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浅析网(2)
2013-11-24 01:41
导读:水彩画,最重要的就是水和色,强调以水为脉,以色为魂,以光为种,以心为本,水和水交融,色与色的渗透,光与影的变幻,于是便形成了水彩画的独到
水彩画,最重要的就是水和色,强调以水为脉,以色为魂,以光为种,以心为本,水和水交融,色与色的渗透,光与影的变幻,于是便形成了水彩画的独到之处。概括出水彩画有以下特点及价值:
第一是朦胧的诗化美。因水彩画善于表现风云即逝的景物,尤其是以雨露景色见长,画面朦胧,变化莫测,富有诗情画意,于是就产生了朦胧的诗化美。
第二是清澈的明净美。水彩颜料的一个最大特点是透明性,即使颜色层层叠加也能透其灵气,这种灵气尤其如山涧源头活水透彻纯净,有一尘不染的明净美。
第三是流动的韵律美。水彩画是用色和水相混合,互为渗透,生生不息,加入光与影的跳跃,于是就有了运动,有了节奏和韵律,这种起伏变化就产生了韵律美。
第四是洒脱的笔意美。水彩画的用笔之妙在于缓与急、重与轻、干与湿、动与静、正与奇等对比,加上大笔挥洒,力求准、稳、狠,从而产生了飘逸洒脱、自由丰富的笔意美。
第五是单纯的升化美。水彩画用色讲究单纯、概括,画面的用色不多,却能充分发挥水的媒介作用,用笔概括、准确、简练,尽力呈现一种超脱的升华美。
三、中国水彩画与西方水彩画
广义的水彩画中国早就有之,可上溯到公元前战国时期的帛画。但当时不叫水彩画,我们知道狭义水彩画是从13世纪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把水彩传到中国开始的,是舶来品。16世纪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带来一些水彩画的印刷品。18世纪初,意大利画家朗世宁来到北京,他常用水彩画工具作画,同时又借鉴中国水墨技法,合中西绘画技法融为一体。
中国人学习水彩画研究是从1900年维新变法以后,随着“废科举、兴学校”,我国相继创办了一些依照西方的学校。如1906年南京创立的两江优级师范学堂(中央大学系前身)、1912年创办的上海国画
美术院(上海美专的前身),1918年
北京大学成立的
艺术学院(后改为北平艺专)、1920年成立的武昌
美术学校、1922年成立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28年杭州成立的国立艺术院(
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这些学校都设有水彩课,算起来我国对水彩画的学习与研究大约有近百年的。
中国大学排名 近百年来,在学习西洋水彩画的基础上融进了本的精髓,积水墨技法与西洋光色关系为一体,从而使水彩画更加丰富多样,如老一辈水彩画家吴冠中、李剑晨、崔豫章等大师的作品,至今仍熠熠闪光。如果说西方水彩画很精致,竭力追求光色关系与质感的话,那么近十年来,特别是1993年中国水彩艺术委员会成立以后的二十多年来,中国水彩画在这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目前,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倍受世人瞩目。从1986年全国第六届美展,水彩画作为一个独立画种在广州展出,已从过去的一个小画种,一跃成为一个受人瞩目的大画种。中国水彩画的整体水平已达到世界一流,从西方的吸收、学习,由生到熟,发展到现在既能表现丰富的人民生活,又能反映轰轰烈烈的历史变革、主旋律的作品。水彩画在人、性、意上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过去单一的情趣,到目前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扩大了水彩画的创作空间,拓展了视野,中国是水的天地、墨的故乡、彩的沃土,有水彩画创作队伍,如果以自己的方式吸收传统,并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求新,进一步拓展创新意识,以中国诗境为灵魂,以山川自然为对象,以色彩为依据,以传统笔墨为参照,发挥小巧精灵之特长,紧随时代步伐,传神达意,创造一个浓郁清新的水色世界。相信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以自己的感受创作出符合我们民族、我们心境的佳作,也为世界水彩艺术添砖加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