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隆博与意大利的前卫设计(2)
2013-12-06 01:06
导读:像索特萨斯一样,科隆博一开始也是个墨守成规的设计师,他乐于在既定的设计与生产的框架中工作。但是到了后来,随着意大利前卫设计运动的发展,他
像索特萨斯一样,科隆博一开始也是个墨守成规的设计师,他乐于在既定的设计与生产的框架中工作。但是到了后来,随着意大利前卫设计运动的发展,他逐渐转变成了前卫设计的一员。伴随着其《幻想 69》设备的是一篇名为《反设计》的宣言,这标志着科隆博完全站到前卫设计的阵营里去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科隆博用“反”这个词是在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意义上。在1969年9月《姆贝里亚》(Mobilia)杂志的科隆博专辑上,科隆博不遗余力地反对他以前设计的个性化的家具。据科隆博所说,现在需要一种更加“有系统的”思维方式: “我们已经战胜了虚假的家具,那是一种资产阶级趣味的产品,其发展只是在追逐时尚,而且这是一种的产物,其惟一的目的是通过精炼其产品以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功能主义和技术是其次要考虑的问题。现在的探索必须从对现代人的
生态学研究开始,特别是他们所生存的那个宏观世界。”
意大利著名的设计评论家埃米利奥·阿姆巴兹(Emilio Ambasz)这样评价科隆博:“尽管科隆博以前设计的作品在意大利国内外都获得了赞扬,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中却尤为关注与人类生活习惯相关的问题。他在生态学与人类改造学上的探索使得他越来越把个人的习惯当作是一个微观的世界,通过程序系统的创造使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结构相同,进而使微观世界成为未来可达到的宏观世界的一个起点。”这一分析注意到,科隆博之所以和20世纪60年代末其他激进的设计师一样都对创造“生活习惯”或“家庭景观”感兴趣,是因为他们对的看法本质上是乐观的、理想化的。他们真诚地认为,通过控制人们生存的环境,可以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不像今天那些为了保护环境的生态学运动,科隆博的所作所为是主动而不是反动,他试图通过个人的勇往直前尽占未来的先机。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0世纪60年代的设计界并不像50年代那样有着统一的见解和思想,特别是随着1968年遍及欧美的抗议浪潮的出现,人们更加怀疑以前那些想当然的设计观念。走强硬路线的前卫运动的出现使得设计界内部的鸿沟变得越来越难以逾越。渐渐地,设计更像是个原则问题而不是问题了。科隆博是他那一代设计师里最有远见的人之一,他让设计去关注人类的生活习惯与生存状态,而不是单纯地关注产品的造型与功能。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站到了意大利前卫设计的立场上,使自己的设计理念具有了战斗的姿态,这种立场的转变对于一个声誉日隆的设计师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参考文献:
①Penny Sparke, A Century of Design: Design Pioneers of The 20th Century, London: Mitchell Beazley, 1998.
②Lesley Jackson, The Sixties: Decade of Design Revolution, London: Phaidon Press, 1999.
③(美)斯蒂芬·贝利、菲利普·加纳:《20世纪风格与设计》,罗筠筠译,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2000。
④(英)彼得·多默:《1945年以来的设计》,梁梅译,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9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