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
师伦佐·皮亚诺(PeterBuchanan)指出,城市设计本质上是关于场所的制造,场所不仅是一处明确的空间,还应包括使其成为场所的所有活动和事件。城市信息系统依附于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场所,公共空间包括所有公众可以到达和使用的空间,公共空间和不同的活动结合产生不同的场所,即公共场所,不同场所的职能,性质对公共信息系统设计提出了不同要求。
因此,城市公共信息系统设计(UrbanPublicInfo—Design System),即城市公共信息系统的设计,主要是对城市公共空间、公共场所进行的系统设计,是用文字、图像、图形、声音等信息与载体构建一个人工,具有视觉识别、导向、指示和象征等方面的功能,从而满足城市人的出行与生活需要。城市公共信息系统是一个多维立体的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依赖的信息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并着重关注各部分的联系,它涉及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注重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结合信息设计和系统设计的优势,将人的认知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拓展了城市公共环境与人的思维之间互动的新可能。
我们正处在一个通讯、多媒体、数字等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从信息设计的角度讲,城市公共信息系统可以看作是由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完美结合展开的设计形式。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单一媒体的概念,它将文本、图形、声音等多种媒体要素重新组合,采用互动的方法,利用现代科技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帮助增强人的信息抉择能力。按照信息功能和媒介的不同,城市公共信息系统设计可以分为城市导向信息设计、商业图形信息设计、图表记录信息设计、网络交互信息设计、纸质传媒信息设计等。
美国建筑学家刘易斯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不仅是功能的组合,而且是欣赏的对象,一套系统、合理、科学的城市公共信息系统,既可以改变城市环境,又能增加城市文化的服务功能,使一个城市以友好热情、服务周到、组织合理、简单高效的方式向公众展示,美国在城市公共信息系统设计上世界领先,相关法制繁多而精细,其中残疾人保障(ADA)系统,美国联邦标志系统(ERGS)、园标准(NPS)、纽约市捷运系统(RT)等相当完善,日本的东京、横滨等城市也先后进行过系统的公共信息系统设计。
上海的公共信息系统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她需要管理者、决策者的观念更新,需要规划师、设计师、环境专家、交通专家等的携手合作,更离不开大众的热情参与。
上海公共信息系统设计应该具备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目的性与环境的适应性等特征。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公共信息系统设计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无论游人在世博园区的哪个位置,百米之内都有指示牌,牌子上用中、英、日、韩四种文字标注、每块牌子都清晰标明游人当前的位置,参观者基本上不需要问路就能找到最佳路线。上海市的公共信息系统设计是一个庞大的工程,2010年上海世博会不仅要求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会园区内设计高度完善的公共信息系统,还要求对整个城市的进行系统的公共信息设计,包括老城区与新城,甚至包括周边乡镇。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