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创墨”花鸟间浅议(3)
2014-01-25 01:29
导读:徐渭野藤里的葡萄及很多花卉图卷,收藏于静穆的博物馆,印在了精美的画册上,静默飘然的样子。可是,这些狂放的水墨并不安静,它们诱导我们去看水墨背后
徐渭野藤里的葡萄及很多花卉图卷,收藏于静穆的博物馆,印在了精美的画册上,静默飘然的样子。可是,这些狂放的水墨并不安静,它们诱导我们去看水墨背后,那里有徐渭的啸声、徐渭的执狂。“眼空千古,独立一时”,袁中郎对徐渭的评语是偏爱了些,但也大致不差。
随着时空的变化,物有“沧海桑田”之变,情有“情随事迁”之变。如果“这鸭头不是那丫头”时,那“头上哪有桂花油”呢?故而在时空永恒的变幻中,作为国画法度所表述的基本语汇体系能够保持相对的恒稳,能得到真正的还原,更有赖于一条不变的以人的“感”、“情”为中介的理解之脉络。有了花卉大写意,就会花开花落两由之,有了从容之心,外在的花随风飘零,心灵的花则永不凋谢。
参考文献
[1]程大力. 师心居—笔谭[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陈绶祥. 国画指要[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3]李祥林. 徐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单国强. 明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5]傅京生. 中国花鸟花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
[6]彭银修. 中国绘画艺术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