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风影响下的洛可可风格(2)

2014-01-28 01:06
导读:奢华轻柔的洛可可风格后被新古典主义而取代。但洛可可风格的璀璨之处,自有其超越时代的魅力。那些幸存的艺术珍品,至今还散发着璀璨的光芒。洛可可

  奢华轻柔的洛可可风格后被新古典主义而取代。但洛可可风格的璀璨之处,自有其超越时代的魅力。那些幸存的艺术珍品,至今还散发着璀璨的光芒。洛可可风格在当今社会迸发出了新的活力,许多以此为灵感的设计备受大众喜爱,使其焕发生机以另一种形式又走上了时尚的舞台。 
  三、“中国热”缘何盛行 
  在洛可可时代模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成为法国人的一种时尚,那时的人们为了学习中国, 连说话都要装模做样的用自以为“天国”的腔调来讲;凡尔赛宫里, 一些贵族男女身穿中国服装、面具参加化妆舞会;不懂中国喝茶礼节的人会自觉羞愧,他们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看作是一种高雅的行为。法国人为何如此崇拜中国艺术呢?其原因大致如下: 
  其一,是在统治者提倡支持下, 洛可可艺术家为了迎合上层人物享乐的情趣, 结合时下盛行的元素把东方的情调和艺术形式融于绘画作品、建筑、室内设计、装饰之中。以画家布歇为例,他特别喜爱收集东方工艺品,并且为皇家织毯场设计过一套9幅的中国主题的壁毯,路易十五曾于1746年将这套壁毯赠予中国乾隆皇帝。《城中谣》中有这样的描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号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3]可见以皇帝趣味为中心的上层社会的审美喜好的影响范围之广,影响力之深。所以,和路易十五有着的亲密关系的蓬巴杜夫人,左右了当时的审美风格和审美趣味,促进了洛可可风格的发展,也就不难想象了。 
  其二、由于并不能真正理解和认识异国文化,当时许多欧洲社会学家和知识分子并未亲身到过中国,他们通过想象为民众编造出了一个神秘的理想国度。所以中国文化艺术在法国人的眼中的极高身价, 也有赖于一些启蒙主义思想家的大力推崇。伏尔泰曾说,当我们还是野蛮人的时候, 这个民族(中国) 已有了高度的文明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他们接受了中国的文化影响, 促进了洛可可艺术与中国艺术的关系,进而导致整个欧洲“中国热”的盛行。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洛可可风格绘画是在吸收了他国的灿烂文化同时结合本国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极度奢华、繁琐装饰趣味与十八世纪的清代宫廷趣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两个同处于封建王朝即将结束时期的东西方帝国的相似之处。作为路易十五时代法国贵族阶层情调的写照,它的暧昧艳丽、浮华虚幻、快乐轻佻真实注解上层社会的纸醉金迷的酒色生活。正因如此,它被那一时代法国宫廷深深喜爱并推上了至高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程世刚.“洛可可风格”在法国[J].艺术.2010 
  [2] 陈冉冉.中国艺术对18世纪法国罗可可艺术的影响[J].艺术探索 2008.4 
  [3] 潘耀昌.走出巴贝尔[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上一篇:分析美术馆对开展民族教育的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