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4 实践和案例
案例之一:丽江玉湖小区及社区中心。这个由李晓东和国立新加坡大学承担的项目贯穿2003年的“非典”。这是一个讲纳西方言的案例,古老的枫树被保留,一切新的建设都贯穿了对乡土建筑的研究和尊重,该项目由李晓东指导村民自己施工完成。
案例之二:张智强的自宅。张的自宅只有330呎(相当于30.6平方米),他把香港的都市化和拥挤当成了契机,香港被做成了方法。这包括后巷、笼屋、点心蒸笼这些明显粤语特征的事物,都在张的作品中出现。
例之三:蔗园。俞孔坚是中国当代最坚定的“麦田的守望者”,是从古今士大夫当中突围而出的人。蔗园为厦门园博会的邀请项目。 (转载自http://zw.NSEEC.cn科教作文网)
案例之四: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王澍使江南真正走进了现代设计,反之亦然。而这是二十多年前贝聿铭在香山没有做到的事情。
案例之五:庞伟、黄征征、张健等设计的鄂尔多斯中山尚城36度半公园。岭南土地的意志得以完整融入房地产景观之中,哪怕是荒草藤葛、杂花野木,都得到了入画、入景的平台。
5 结语
一切的正确不应是无的放矢,而应是一种努力,一种策略,一种抗争。在今天大量“商标”化的风情景观泛滥一时,全球化被庸俗化和权力化,中国文化的基础生态基质被瓦解和稀释的情况下,重新发现大地则是一种必要,一种道路,一种拯救!它主张从市场¾¬济的“豪华盛宴”中,保持大地行走者和行吟者的姿态,保持民间和人民的立场,保持构造一个新的格局的可能。
鄂尔多斯中山尚城36度半公园景观平台
丽江玉湖小区及社区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