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关键词:网络文学 校园 文化 影响 论文摘(2)
2013-05-01 04:40
导读:七、对文学传统符号的工具化 目前校园个体大量使用符号化的文字,陈村认为这是网络写作的必然后果:工具的变化会带来文风文体的变化。虽然不规范
七、对文学传统符号的工具化
目前校园个体大量使用符号化的文字,陈村认为这是网络写作的必然后果:"工具的变化会带来文风文体的变化。"虽然不规范的文字符号对"正确使用汉语简化字"的政策有冲突,但类似于"哭脸"、"呕吐"、"大笑"等的符号是对自身感觉和周围环境最直接、最敏锐的感知与表现。而一个作家、作品最应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敏锐度,由于大多数传统作家、作品往往后知后觉,因而网络文学的符号化文字的特殊价值得到彰显,所以不可否认网络文学通过新兴的"网络语言"道出的是一种新的语言环境的存在。
八、对整个校园文学的影响
校园是当代流行文化最活跃的城堡,自然吸收了网络文学的高速度、快节奏、逆传统、求时尚、追前卫的理念。一方面在题材的选择上贴近现实生活,叙述的是"平民式"的生活经历和感受,采取的是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创作者以冷淡、不干预作品思想走向的态度写作,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校园受众群体的分享、阅读需求,在交流中开阔思维视野,权衡价值取向,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进入一种活跃流动的状态。另一方面部分网络文学机械移植与重建,创作思维过于简单化,甚至有买弄颓废的倾向,读者进入低层信息的阅读,树不起精神风骨,唤不起远大理想,不利于审美情趣的提高,使文学失去了引导航向的作用及为人文建设服务的底蕴。
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伴随产生的网络文学给校园文化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同时也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在这种新的环境和新的形势下,只有很好的将传统校园文化与新型的网络文学有机结合,形成新的校园文化,才能开启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使校园文化朝正确、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ec.cN编辑) 参考文献:
[1]吴伯凡.狐独的狂欢[M].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1998.
[2]张抗抗.网络文学杂谈.[N].中华读书报,2000-03-01.
[3]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M].南京:江苏人民出 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