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关键词:阿多诺 人本主义 文化工业 现代主(2)
2013-05-08 01:10
导读: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使大众失去了自由的人性,成为机器的奴隶,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科技的进步导致人自由的丧失和对人主体性的侵害充满了深深的
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使大众失去了自由的人性,成为机器的奴隶,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科技的进步导致人自由的丧失和对人主体性的侵害充满了深深的优虑和关怀。阿多诺以“否定”的独特形式来控诉在大机器时代人的异化。在他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不再是一种个人的精神和灵性的活动,它已蜕变成一种大批量生产的工业。精神生产已和一般的物质生产特别是商品生产没什么区别。现代文化产业就是一种商品的生产,起作用的法制不再是什么灵性的表现或风格的追求,而是创造需要,占领市场,其结果是大众沦为商品的奴隶。阿多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一文中认为,当今资本主义世界“比地狱更坏”,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压制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强制性地消除了人们的个体性和差别性,人从劳动到需要、享受乃至思维,都被现代工业文明整体划一化了,人“被降低为单纯的原子”,日趋非人化了。此时,“绝望便是历史和社会所造成的最后思想。”闭阿多诺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工业的否定,如实地揭露了现实的人的异化,通过批判、否定现实的“总体性”捍卫、争取个体和非同一性,来拯救人性、消解绝望。例如:他对音乐的认识。阿多诺音乐美学的核心是音乐的无调性。无调性音乐是与调性音乐相对抗的,调性音乐使听众丧失了自主性,他说“:"19世纪形成的乐队指挥体现了音乐对听众起作用的形式的变化,它把观众的反映也纳人了总谱的结构之中,听众则屈从于指挥的指导,并丧失了自己的自主判断和高度集中的能力。‑ts)阿多诺否定调性音乐,坚持无调性音乐,使听众的主体心灵自由化、内在化,这是“否定的辩证法”的原则的重要体现。阿多诺坚持“否定的辩证法”的主要原则,就是要在各个方面捍卫人的、个别的、不受时间约束的东西的权力,以反对超人的机械论侵犯性的压制,反对总体体系居统治地位的强制性压制。他说:“为了阻止铁板一块的社会对个人的异化,为了和谐社会中个体之间差异自由发展的幻想,为了拯救所剩概念、个体的不可简约性,以抗衡概念的噬力。;[6〕这种对个体精神至高无上的关怀,对主体自由人格的关注的思想,就是人本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由于文化工业抑制了人的主观创造能力和想象力,甚至代替了人的思考和批判,改变了人感受世界的方式:人们不再感受经验、反思世界,而是消费世界,人性已经沦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阿多诺提出了用艺术手段实现救赎的方法,这是人本主义思想的又一体现,正如当代学者周宪所说:“在物化、拜物教渗透日常的意识形态中,阿多诺选择远离物化的交换的日常
生活世界,把艺术视为自在自为的王国。从他为的存在向自为的存在转变,就是阿多诺美学乌托精神的内核。;[7〕阿多诺之所以把艺术看成是自律的,是因为他把艺术作为手段来反抗社会、解剖社会。在阿多诺看来,由于现代社会出现了普遍异化的现象,“艺术不再成为素朴的艺术”,[“l而失却素朴(naive)特性的艺术只有保持对现实社会的疏隔而不被同化才足以成为真正的艺术。而这一不为异化社会所同化的艺术在异化的社会看来无疑是一种艺术的反叛。所以,作为传统意义而言的艺术在社会普遍异化条件下若要回避被异化的命运,继续履行其社会介入的职能唯有改变策略,就是要采取一种特殊的方式,即通过拒绝现实、拒绝交流、拒绝被大众所接受,这也正是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本质特征。但阿多诺的思想又是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因为这种自律只是一种拒绝,而不是逃避主义。阿多诺认为艺术的内在特质在于艺术维护了现实、艺术作品的自律,也恰恰内含其社会指向,一种在形式上自觉隔绝于社会形式的艺术必然蕴涵了颠覆社会意识形态的力量。阿多诺把艺术看成通向主体解放和自由的唯一途径,完全排斥其他因素,这是一种理想主义,具有乌托邦的性质。阿多诺说:“我本就是把拯救绝望的动机视为我所探讨的中心目标的。”图在阿多诺看来,现代工业社会是一个压抑的,造成人性分裂、人格丧失的社会,人分裂为无数不同的角色的片断,完整的人不复存在,人变成非人。面对这样一个走向野蛮的,虚无的社会,艺术使自己“处于拯救状态”,它能把人们在现实中所丧失的希望,所异化的人性,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批判现存社会的同时给人以希望。阿多诺通过对现代主义艺术的深人剖析,猛烈抨击了晚期资本主义工业对人性的压抑和肢解。现代艺术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日常现实的否定,而不是逃避,为主体的解放打开了一条道路,点燃了未来的希望之火。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与此同时,阿多诺尤其强调人的个体性,强调在个体的自我中寻求个人人格的完整。他曾说:“审美
教育一方面,把个体从艺术和现实交织在一个起的前审美、半阴影区引导出来,确定某种距离感,主体终结原始本能的认同意识,并
感悟艺术作品的客观本性。再一方面,主体在审美中不是被动地接受,以艺术体验方式强化个体或努力走现自身,或趋向难以言表的境界。”[’“〕阿多诺认为艺术关注个体的“身体
政治”和“内体性契机”,使个体的人身和精神发挥最大的自由,以便绝对地发挥创造性潜力。以现代音乐为例,阿多诺认为现代音乐表现了人的真实生存状况,它以连续的形式为中介体现了人一种时间性维度,这其中“绵延时间”和“空间时间”不可调和对立是生命的“对象化劳动”与物化的、异化的重复性劳动过程之间的对立。贝多芬的作品通过抛弃主客体整一的幻表象触及到了人物真实生存状态。阿多诺提出的艺术救赎功能理论,强调了人的精神世界的知由化以及人的主体性地位,他认为,现代艺术是人摆脱异化、寻求自我本身存在的最好方式,是建构健全人格的必由之路,在现代艺术中,人类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种关于艺术救赎的思想,体现了对人的深切关怀,人本主义思想昭然显现。
尽管阿多诺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局限性,有些地方甚至自相矛盾,但阿多诺的美学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显然是极富开创性的。他正确地道出了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生产的弊端,并对此进行了无情地揭露。他对现代主义艺术的推崇也是切合时宜的。在此过程中,体现了阿多诺对人的现实的关怀,对人性、人格丧失的忧虑,不仅如此,阿多诺还找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即艺术的自律,这些都体现了深刻的人本主义内涵,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体现。阿多诺思考是严肃的,也是深刻的,为后代美学家指出了一条研究的道路,值得我们去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