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略论中国近代科学小说化毕业论文(2)

2013-07-07 01:44
导读:一方面是翻译界采用的随意改动原作的意译 方法 ,掩盖了西方科幻小说原有的独特意味,译作家们加入了许多适宜中国读者口味的语言,力图消解读者阅读的

    一方面是翻译界采用的随意改动原作的“意译”方法,掩盖了西方科幻小说原有的独特意味,译作家们加入了许多适宜中国读者口味的语言,力图消解读者阅读的文化距离感,但是这恰恰伤害了原作。当然,在当时的翻译界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倾向,也无法指责时人的做法。就如同鲁迅、周作人兄弟曾经说过,他们翻译小说,是想使它日久盛行于世,然而屈指可数的发行量,让他们的这种梦想暂时失却了可能。显然这与鲁迅采用的翻译方法也是有关系的,他自称为“编译”,而且“虽说译,其实乃是改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作的本来面目。

    另一方面,当时的论者也注意到,如果科学小说只是充当现实科学知识的传声筒,是无法有长久吸引力的。周树人(鲁迅)在《〈月界旅行〉辨言》中认为:“盖胪陈科学,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睡去,强人所难,势必然矣。惟假小说之能力,被优孟之衣冠,则虽析理谭玄,亦能浸淫脑筋,不生厌倦。”他在这里无疑赞同一种虚构情节,然后加入科学道理的小说创作法。实际上,科幻小说真正最吸引读者的,正是它漫无边际的想像力,让读者可以轻而易举地驰骋在未来的世界里,展现人类对于无法预知的未来的欣喜或恐惧。

    除了意译对于科学小说翻译的伤害外,翻译界混乱和不规范的管理,也对科学小说的流传和发展产生影响。相互之间的抄袭,改头换面的出版同一本译作的情况在当时普遍存在。如1907年《月月小说》第7号中,新庵写作了一篇《海底漫游记》,就讲述了他见到一本新小说,但是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封面题目与书中所提的不同;“迨细阅其内容,则竟直抄横滨《新小说》中之科学小说《海底旅行》一书”;而且“此书本为红溪生所译述,而彼书忽题曰‘著作者海外山人’云。”这些情况都直接导致了当时科学小说不兴盛的局面。

三、近代科学小说的主要题材

    (一)反映地球末日到来的恐怖画面和人们恐慌心理的作品。由“笑”创作的《世界末日记》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和现代的科幻小说很接近,作者在其中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地球行将毁灭时人类的恐慌;而所描绘的地球毁灭景象在后世的小说中也多有表现,给读者的感觉很真实。虽然这是一篇受翻译小说启发的仿作,但在刻画人们对于未来的恐惧、担忧、幻想方面比当时的同类作品要成功。另一篇相同题材的是《黑暗世界》,作者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较为生动地刻画出面对灭亡时人们各自不同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似乎在借描写世界末日的黑暗影射当时社会统治的黑暗,同时还对于人性和法律约束做了评说。在近代,这种末日题材的作品更多的是作家们借科技引起的自然灾害,而对现实社会加以指责,在他们看来,科技的发展最终会导致人类自身无法解脱的灾难。这样的作品,在当时是有开拓意义的,因为它们真实地面对着盲目提倡科学进步而忽略其消极影响的倾向,在一片主张科学兴国的口号声中,发出了相反的声音。可以说,这种灾难题材一直延续到现在也是备受瞩目的主题。

    (二)空中战争题材。“笑”的《空中战争未来记》,在附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十世纪之世界,其空中世界乎。试观方在初期,而各国之奖励空中飞行船者,不遗余力,苦心殚虑之士,尤能牺牲一切而为之。今岁观于海内外报纸所载,经营此空际事业者,尤伙也。世界文化日进,生民智慧日睿;上穷碧落,下彻黄泉,咸足为殖民之地。我知进步之迅,当不可以限量,则此一小篇,诚非凿空之谈也。”的确,空战题材一直是二十世纪世界科幻小说的主题。生活在民初的“笑”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也是由当时科技的进步,各国的关注程度推演而来的,反映了科学小说创作者的科学预测能力。文章中对于未来空中世界的幻想,主要从几个大的世界帝国角度出发,有德国、俄罗斯、法兰西、英国等在未来空界中的地位,同时也对中国充满信心,认为“此时吾中国亦雄飞于地球,……为强国中之最安稳者,……”。从这篇科学小说中,还可以见出作者对当时世界局势的关注。在作者看来,人类利用空中交通工具来往必然可以达到较高的高度,这与现在的社会现实是相符合的。这一类空中题材,还有谢直君的《中国之女飞行家》,不过这部小说内容上好似《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一个女飞行员因为驾驶飞机举行飞行表演,却不幸被狂风吹落至荒岛,过了一段采火种、捕食野物的生活,最后被搭救,重返文明世界,依旧进行自己的飞行生活

    (三)水底潜行内容的开拓。梅梦所作的《水底潜行艇》通篇讲解潜艇的构造,类似于科普知识的介绍,而作者的目的也是“藉此可以研究科学真理,并可增添一般国民科学知识”,并不是展开想像,潜行地下,发掘与现存世界不同的新领域。因此,无法与凡尔纳的作品相提并论,但是,他毕竟开拓了一种新的题材。

    (四)科技发明的描写。就如同我们在前面辨析科学小说与科幻小说时曾经提到的那样,近代科学小说题材描写最集中,数量最大的一类是描写最新的科技发明。实际上,前面谈到的飞机、潜艇都属这种情况。这类作品多种多样,广泛反映了科学成就的各个方面。由支明著、韫梅评的《生生袋》,从人类的生理学角度出发,驳斥中国古代著作中所谓的“地狱变相说”,讲述了“老叟之变形”、“移血之奇观”、“分身之异事”、“血轮之巨战”等小故事,运用科学知识对于神明的本质进行批驳,破除迷信,同时对于街头艺人残害儿童身体,达到赚钱目的表达了愤慨。尤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九节“分身之异事”中描写一男子白天与夜间的态度判若两人,这就是医学界在精神分析学方面所提出的精神分裂双重性格问题。可见此文的作者对于此时期西方医学的进步了解甚深,也可见出西学在这时已经广泛渗透入中国社会的各个部门。其他如《放炮》主要描写了一次化学试验的场景, 属于写实性的作品;《元素大会》则是通篇写各种化学元素的特点;《贼博士》以讲述金被盗的案件为始,后来用物理知识解释,是一位利用所掌握的电磁圈的引力知识进行盗窃的博士做的案;《消灭机》是篇幅较长的一篇,利用人魂魄分离的说法,通过机器使人的形体消失,情节较离奇;《鸟类之化妆》讲述科学道理,笔触涉及鸟类的沙浴,水浴,洋杖、磁石等新鲜的知识。《月世界》给中国的神话传说做解释,同时认为只要有适当的飞行器,人类就可以实现星际旅行,而这种推测现在已经成为现实,人类已经可以登上月球,探索星际奥秘。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在20世纪的多向展开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