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尋找核心價值:儒學與現代社會的價值困境(6)

2013-08-14 01:10
导读:我們才會覺得生命踏實而有意義。如果人與親人或周圍世界的關係經常是寒冷、緊張、鬥爭或彼此厭惡,試問人心如何能夠平安喜樂?千言萬語,其實不過
我們才會覺得生命踏實而有意義。如果人與親人或周圍世界的關係經常是寒冷、緊張、鬥爭或彼此厭惡,試問人心如何能夠平安喜樂?千言萬語,其實不過是要人反求諸心,讓人的心與這個世界回復良好的關係。[29]以仁心為基礎,處事盡心謂之「忠」,人格與言行靠得住謂之「信」,為所當為、作合乎人性的事謂之「義」。儒學又重視學習與,在良善的心性基礎上,教人如何求學,一步一步擴大人的知識與心量。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程序,便是教人起於充實自己的德行與能力,散發心中的光與熱,終而為世界帶來更多的光明。

儒家所提倡的核心價值,首先是持守一顆溫暖、親愛、感恩、謙讓、良善的心,即仁心。在基本的人生關係裡,在親人與朋友的相處中,尤其應該體現這種態度。其次要將仁愛之心推擴出去,並充實個人的學能,盡力讓世界充滿光與熱。儒學大旨不過如此。然而人生儘多嚴苛的挑戰,要達到這些理想實在不容易。每個人都有個性與能力上的缺點,也有境遇上的困難。不過,正因為理想境界不易得,人生乃有無限的努力空間。儒學主張腳踏實地,循序漸進,逐步克服自己的缺點與環境的困難,生命因此而可以時時充滿著動力與意義。

再多的財貨、享受、或者學術與藝術上的成就,都無法換取內心的平安喜樂。現代文明再高的成就,也無法取代親人、朋友間的情意。滿有仁心恩慈才是人生意義的核心。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在過去數千年之中,為無數識字與不識字的人所接受,成為他們的核心價值,正在於它指點出人性的根本需要。文明儘管快速演變,然而若不能掌握人生的核心價值,生命終究不免空虛失落。人是世界上最不容易滿足的動物,而儒家所重者,正在於如何認識並滿足人性中最核心而深邃的需求。

儒學核心的價值觀與現代社會並不衝突。儒學的核心價值,既然提煉自周代禮壞樂崩的大背景,所以向來便具有超越以及提昇現實制度的能力。早已指出禮有因革,制度與本應因時而變,然而核心的道理則可以長存。現代社會必須奠基於現代的制度與文化,這些制度與文化雖滋生許多問題,但也有許多長處,在許多方面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高的成就。那麼,儒學的理想如何與現代的制度與文化結合呢?首先我們必須指出,仁慈的內心與禮樂的精神,其重要性萬世不廢。只要人還是人的一天,就無法拋棄這些道理。個人在現代生活裡實現仁與禮,其實並不困難。只要認真提昇自己生命的境界,關愛周圍的人與事,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勿為欲望所綁俘,則自然能體現充實而美好的人生。能如此用心,也自然將認識到以求財祿、享樂為人生最高目的,或以求得學位、地位、勝過別人為目標的人生態度之有限與虛幻,而超越了流俗的價值觀。

現代社會萬事充足便利,誘惑遍地,人的欲望不免氾濫。一切欲望在本質上都是向外以尋求滿足,久而久之,人的內心很難保持平安,更難享有天機充滿的喜悅。人心貪求,對已有的不珍惜,又不斷煩惱未能滿足的需求,即使富甲天下也依然不能安足。在家庭與情感方面,現代人日益走上一種放縱自我情慾與想望的道路,所謂「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婚姻或情感關係於是逐漸走向一種互毀的路。男女雙方各自都有許多不同的欲求、癖好與特質,所以幾乎必然發生衝突。隨著文明的開展,人心愈來愈複雜分歧,這些衝突將愈來愈嚴重。然而如此生活畢竟不是人生的正途。如何讓我們的心靈逐漸不再為名利、享樂、情慾所主宰,而體現比較健康合理、且更溫暖光明的人生態度,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資本主義、制度、制度與城市文明,誠然有其合理與優點,然而其中卻日益滋長出一種不健康、過分自私自溺的的欲求。其結果不僅個人自私的想望無法實現,反而會造成一種集體向下沉淪的局面。

儒家所提倡的核心價值,屬於價值性的義理,其重點在本於仁心以成己愛人、敬天惜物。因為是價值性的義理,所以與現代社會所賴以存立各種工具理性,例如市場經濟、業與城市生活,並無根本性衝突可言。至於儒學所提倡的價值與現代的自由主義、民主思想、社會主義、科學理性主義、浪漫主義、法治思想等所具有的價值理性是否衝突,學者已有相當多的研究,在此不能詳論。大體而言,儒學所提倡的核心價值屬於根源性的價值,包容性極強,若能得其真精神,則與上述各種主義思想所提倡的價值亦無真正的衝突。[30]前述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城市文明、法治社會與各種科學知識,均為現代生活所必須,其中自有有其合理性。儒學所提倡的核心價值不但不與其合理部份發生衝突,反而有助於去除其流弊,使其更為理想。然而這條路絕不容易,必須經過十分長久的努力,逐漸提昇人心,並在制度與教育文化上進行許多重大調整,才能使、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制度更符合人性,使學術與文藝往更美好的方向發展。充分吸收現代各種制度、思想與學藝的長處,並用儒學的精神提昇其內涵,應是中國文化發展的新方向,也是東亞與世界各文明可以借鑑的道路。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注釋:

* 本文作者現任臺大歷史系教授。

[1] 在歷史上,社會主義因批判資本主義而生。換言之,資本主義是正,社會主義是反,無正無所謂反。現代社會的本質首先是資本主義,而後才有社會主義為之補偏救弊。依照馬克斯理論,資本主義的生產力發展至無可再發展時,社會主義的歷史階段才會到來。且不論馬克斯主義是否具有預測歷史發展的能力,即使依其說法,目前的人類社會,亦顯然尚未發展至資本主義的生產力已無可再發展的階段。於是一些過早進入社會主義階段的國家,不是已經崩潰,便是正在努力補資本主義的課。

[2] 當前流行的一些文學作品,正充分表現出資本主義下生命的虛無與恐怖。例如:村上春樹,《舞、舞、舞》(賴明珠譯。台北:時報文化,1996),《挪威的森林》(賴明珠譯。台北:時報文化,1997),《發條鳥年代記》(賴明珠譯。台北:時報文化,1995-1997)。卡繆(Albert Camus)的《異鄉人》(L'etranger fre),梭爾貝羅(Saul Bellow)的《捉住這一天》(Seize the Day)以及各種存在主義文學,世紀末文學,頹廢文學….可謂不勝枚舉。

[3] 二十世紀初的哲學大師如羅素(Bertrand Russell)、杜威(John Dewey)、胡賽爾(Edmund Husserl),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均曾從各種角度熱烈地討論人類知識的限制與西方學術的危機。

[4] 以號稱自然科學之母的數學為例:早期偉大的數學家,通常可以掌握當時數學各領域裡的主題。然而在當代的數學系裡,學者們卻往往並不真正了解彼此的研究。數學如此,其他各種自然科學的分化與分歧只有更嚴重。

[5] 參見Gadmar, Truth and Method(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Garrett Barden and John Cumming. New York: Crossroad, 1984)

[6] 參見:J. Lyotard,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G. Bennington and B Massumi tr.,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ress, 1984)

[7]參見: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ed. b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 Berkeley: U.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Gerth and Mills ed. From Max Weber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6) ;高承恕,《理性化與資本主義》(台北:聯經,1986)。

[8] 參見D. Harvey,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1990.

[9]關於知識份子的悲哀,以及知識份子對於真生命、活力、大自然、情感與慾望的渴望,參見Saul Bellow, Herzog (New York: Viking Press, 1964)。

[10] 相應於這個新方向,學者甚至試圖重理康德的三大批判。康德的三大批判分別處理真、善、美與判斷力的問題。他的處理方式是根據西方的學術傳統而主張:我們必須先徹底明白人能知與所知的內容究竟為何,以及如何獲得真確的知識,在此基礎上才能進一步探討何謂善與美。當代的學者則反過來從美感經驗出發,重新檢視真與善的問題。參見:Paul Guyer, Kant and the Claims of Taste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nd ed); Paul Guyer, Kant and the Experience of Freedom : Essays on Aesthetics and Mor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Rudolph Makkreel, Imagi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n Kant, The Hermeneutical Import of the Critique of Judgmen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 Salim Kemel, Kant’s Aesthetic Theor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2).

上一篇:依归与超越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