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马克思人性观的现代解读(3)

2013-11-13 01:04
导读:异化。”(10)因此,只有共产主义才是充分展示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理想形式,才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由此可见,人与动物的社会属性和自然
异化。”(10)因此,只有共产主义才是充分展示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理想形式,才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由此可见,人与动物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在形式上并没有什么区别,而真正区别人与动物的,还是人的自由自觉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

    3、人性中的阶级性。
    人类以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区别于动物,所以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与动物有了本质的不同,有了更丰富的内容。由于人的需求的全面性,使得人类对社会的依赖更加彻底,人类只能以生产分工的形式来满足需求,因而人类的社会关系变得异常复杂。、、、都成为调节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人类的第一需要是生存需要,人类从事的主要活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因而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关系和物质关系。在社会生产还不能完全满足每个人的物质要求时,财产分配就会出现不平衡,一部分人占有了较多的财产,另一部分人占有较少的财产,阶级关系随之产生。
    (1)人的阶级属性是人性中最重要的属性之一。
    由于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物质需求,人类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满足这一需求。当一小部分人占有了大部分劳动产品时,使大部分人的需求与对象之间发生了脱节,使劳动变成异化劳动,人性被扭曲。在条件下,因为剥削是通过资本这种隐秘的方式实现的,无产阶级明知自己的财产被剥夺,还要在异化状态下劳动。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无产阶级在一定条件下会联合起来进行反抗,夺回自己的财产。所以阶级属性是由社会属性的差异性造成的。因为无产者如果失去了物质产品就失去了人生存的基础,那么,其它的一切属性都毫无意义,因而阶级属性在社会属性中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常常表现为对抗性。在阶级对抗激烈时,阶级属性往往在社会属性中起决定作用。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人的阶级属性是较容易变化的人的属性。
    由于阶级关系最终是一种经济关系,是以物质财富的多少来划分的,因此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减,人的阶级地位也随之变化。今天的资本家,明天可能成为无产者。但是在资本主义大生产状态下,社会生产的运行是靠资本来进行调节,所以两大阶级的数量总是保持相对稳定,即少数人占有大部分财产,大多数人始终赤贫。
    早期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总是残酷的、无节制的,因此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变得极其恶劣。这种状况迫使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以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夺回自己的财产。这种自取灭亡的剥削方式使得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到必须以另一种较文明的方式来解决这一矛盾。于是那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调节、调节社会分配,使无产者的收入相对增加,使有产者的收入控制在一定数量上。随着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的出现,随着工人生活、生产条件的改善,工作时间的缩短,阶级矛盾也逐渐缓和。这也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得以继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阶级矛盾不存在。随着的形成,资产阶级原来在国内的掠夺变成以跨国资本的形式进行国际掠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缓和了,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变为富国与穷国之间的经济冲突甚至战争。资本主义国家还采用移民等方式,把本国公民不愿干的、条件恶劣的体力劳动,让外国移民去干,榨取这些人的剩余价值。可见剥削方式的变化,使阶级斗争的内容与性质起了根本的变化。
    (3)人的阶级属性不等于人的社会属性。
    阶级属性首先是社会属性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不是唯一的属性。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社会关系反映在各个方面。首先人类存在的本身就决定了人类在生理特征、特征、生存方式上有着无可争辩的同一性,无论差异性表现在哪一个层面,类的同一性是无法改变的。的最终目的是为使世界没有阶级,达到类的最终同一。其次,在阶级社会中,在阶级冲突激烈时,阶级属性可能占主要地位,但随着阶级对抗的减弱,阶级属性也随之减弱。20世纪50年代末把阶级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就违背了客观现实,致使发生十年动乱的悲剧。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复杂的社会矛盾往往会将阶级矛盾冲淡,比如矛盾激烈时,阶级矛盾便退为次要,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政策,保证了对日斗争的最后胜利。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综上所述,马克思在比较人与动物时发现了人与动物的唯一区别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以此为依据,马克思建立了共产主义的理论大厦,构建了以人为起点和以人的全面发展终极目标的理想社会。任何把马克思主义狭隘化、利益化、时髦化的企图都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原意相违背的。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9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上一篇:在消费文化面前文艺学何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