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排满”革命与国史重建(5)

2014-01-18 01:00
导读:34《康有為政論集》,第669、403、667頁。 35《嚴復集》,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145、148頁。 36《革命軍》,《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667頁。

34 《康有為政論集》,第669、403、667頁。 
35 《嚴復集》,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145、148頁。 
36 《革命軍》,《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第667頁。   
37 同上,第651頁。 
38 金宏淦編:《國民新讀本》,「卷首」第1頁,上海書局1906年9月。 
39 宋教仁:〈漢族侵略史·敘例〉,陳旭麓主編:《宋教仁集》(上冊),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頁。 
40 同上,第6頁。 
41 同上,第5頁。 
42 湯志鈞編:《陶成章集》,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12~213頁。 
43 同上,第214頁。 
44 同上,第213~214頁。 
45 參見陶緒:〈章太炎主義的思想淵源〉,《中州學刊》1996年第3期。 
46 鐵兒(胡適):〈愛國〉,《競業旬報》第34期,1908年11月。 
47 丁守和:《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第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5頁。   
48 俞旦初:《愛國主義與中國近代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265頁。 
49 常恒芳:〈記安慶岳王會〉,《辛亥革命回憶錄》(四),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438~441頁。   
50 丁守和:《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第二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0~231頁。 
51 漢兒:〈為民族流血史可法傳〉,《江蘇》第6期,第71~81頁。   
52 〈陸沉痛傳奇〉,《漢聲》第7、8期,1904年。 
53 亞廬(柳亞子):〈鄭成功傳〉,《江蘇》第4期,第61~71頁。 
54 《民報》第9號,第113頁。 
55 陶成章在〈桑澥遺征序〉中說:「中原板蕩,索虜入居,屠戮之餘,繼以焚坑,公私塗炭,文獻蕩然。……邇來東歐化東行,求學之士,往往土苴其朔,後生小子,于故書雅記,乃至百不窺一,何怪其民族思想之銷沉哉!」可見,是借歷史喚起漢族的民族意識,以求排滿。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56 〈墳·雜憶〉,《魯迅全集》第1卷,第318頁。   
57 參見鄭師渠:《國粹、國學、國魂:晚清國粹派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第238頁。 
58 章士釗:〈漢奸辨〉,《章士釗全集》第一冊,文匯出版社2000年版,第158頁。 
59 同上。 
60 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的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72頁。 
61 同上,第174頁。 
62 同上,第174頁。 
63 同上,第175頁。 
64 同上,第179頁。   
65 同上,第183頁。 
66 有媯血胤:〈虎倀遺恨〉,《民報》第22號,第105頁。 
67 同上。 
68 同上,第106頁。 
69 《清實錄(五九)·德宗實錄(八)》,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377頁。   
70 《清朝續文獻通考·學校14》卷107,(台北)新興書局,中華民國五十四(1965)年版,第8661~8663頁。 
71 〈東京留學生歡迎會演說辭〉,《章太炎政論選集》上冊,第276頁。 
72 《民報》第19號。   
73 〈東京留學生歡迎會演說辭〉,《章太炎政論選集》上冊,第276頁。 
74 〈刊行《今語雜誌》之緣起〉,《陶成章集》,第451頁。 
75 〈《教育今語雜誌》章程〉,《陶成章集》,第451頁。 
76 許之衡:〈讀「國粹學報」感言〉,《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二卷,第49頁。 
77 同上。 
78 黃節:〈「國粹學報」敘〉,《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二卷,第43頁。 
79 〈章太炎癸卯口中漫筆〉,《國粹學報》第1年,第9期。   
80 黃節:〈「國粹學報」敘〉,《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二卷,第43頁。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81 許守徵:〈論國粹無阻於歐化〉,《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二卷,第52頁。 
82 劉先照、韋世明:《民族文史論集》,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266頁。 
83 嚴明:〈姜義華教授訪談錄〉,《歷史教學問題》1998年2月。 
84 費孝通:〈百年中國社會變遷與全球化過程中的「文化自覺」〉,《求是學刊》2000年第6期。 
上一篇:论当代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融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