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博客篇章偏误分析(2)

2014-02-28 01:57
导读:三、联系语方面的偏误 逻辑联系语方面,这位博客作者有一个很有趣的习惯,他在表示假设的复句前面,常常会加上一个“那”字。 *⑿那,如果你不要名

  
  三、联系语方面的偏误
  
  逻辑联系语方面,这位博客作者有一个很有趣的习惯,他在表示假设的复句前面,常常会加上一个“那”字。
  *⑿那,如果你不要名字的话,也行。虽然我现在在中国住,我往往不用我的中文名字(李克)。
  *⒀那,如果你们要看英文小说,我告诉你们我的推荐。
  例⑿出现的地方,前面是一段话,介绍如何起英文名字,接下来,也许作者觉得话题有一个转换,从告诉大家怎么起英文名字转换到告诉大家不用英文名字也行,所以用“那”字来提请人们注意话题的转换。例⒀出现的情况也是一样的,由要求中国朋友给他推荐中文小说转换到自己给中国人推荐英文小说,因此他在假设复句前面加上了一个“那”字。实际上,中表示假设的复句已经有了转换话题的作用,而且关联词“如果”也起到了提请人们注意话题转换的作用,不再需要用“那”字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逻辑联系语方面的偏误常与关联词有关,关联词挑选错误的例子在这个博客中不常见,因为博客主人的汉语仍然处于初级水平,会用的关联词数量有限。他的错误主要集中在该用关联词的地方没用,使得句子的逻辑语义不太通畅,或者不该用关联词的地方却用了,比如:
  *⒁我的水平仍然很低,但是我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书,所以我要找到有趣的小说,比我的课本好一点儿。
  在这句话里,“汉语水平低”和“存在的最大问题”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的转折关系,不需要用到关联词“但是”。
  
  四、时间表达方面的偏误
  
  这方面常见的偏误与表示进行体的“着”、表示完成体的“了”、表示经验体的“过”的误用有关系。汉语缺乏时、体、态的形式标志,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学习者往往不会使用“着”“了”“过”来表达时间概念,使得句子缺乏时态上的信息。如: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⒂4年前我认识来自巴西的朋友,他不会说英语。
  应改为“4年前我认识了一位来自巴西的朋友”。
  另一方面,时间表达方面的错误还在于学习者不会使用标志性的词语来给句子加上必要的时间信息。如例⒂,中国人一般会写成“4年前我认识了一位来自巴西的朋友,当时,他不会说英语”。
  再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⒃有时候我打出租汽车。有时候,我跟司机聊天。
  两个短句中连续用了两个“有时候”,时间信息重复,句子之间就不太连贯,可以采用其它的形式来表达,把第二个“有时候”改成“……的时候”,句子就变成:“有时候我打出租汽车,打车的时候,常跟司机聊天。”
  由于收集的语料有限,本文无法把汉语学习者博客上的篇章偏误进行系统性的归类和分析。从手头的语料来看,不同类型的篇章偏误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不同水平的汉语者,或者同一作者在汉语学习的不同阶段所写出的博客文章出现的偏误类型也是有所区别的。
  以往我们进行篇章偏误分析的时候,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汉语篇章教学也只在中高级阶段进行。实际上,篇章的连贯和衔接问题不仅仅出现在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出现篇章连贯和衔接方面的偏误,只不过每个阶段出现的错误类型和比例有所不同。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篇章问题不能集中到中高级阶段再来解决,研究者应广泛收集中介语语料,在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地划定不同学习阶段篇章表达方面训练的重点和难点,进而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廖秋忠.廖秋忠文集[C].北京:北京学院出版社,1992.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4.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肖奚强.外生照应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1,(1).
  [5]陈晨.英语国家学生中高级汉语篇章衔接考察[J].汉语学习,2005,(1).
  [6]刘俊玲.留学生作文中的篇章偏误类型[J].语言文字应用,2005,(3).
  [7]董宇.对新疆学生汉语作文中偏误的统计分析及对比思考[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6,(4).
  [8]黄玉花.韩国留学生的篇章偏误分析[J].中央大学学报(科学版),2005,(5).
上一篇:论近年来留学生篇章衔接偏误研究综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