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理论性——暨理论文著类型及价值特性探析(3)

2014-03-08 01:35
导读:、批判。因此,其价值特性可以概括为公允充分性,也即:对业经提出的理论、证明、考据以及事件、作品、人物等提出质疑、批判,应当具有理据确凿及
、批判。因此,其价值特性可以概括为公允充分性,也即:对业经提出的理论、证明、考据以及事件、作品、人物等提出质疑、批判,应当具有理据确凿及符合的公认评判效力。   事理批判作出修正甚至否定性判决,既具有消弭贻害后人的谬误功能,也具有进一步激发人类思想发展的功能。没有创造性的世界只能是荒漠的世界,而没有批判性的世界将是混乱的世界。   6、综说辨疑的精要透辟性
综说辨疑的内容包括:对业经提出的理论、证明、考据等内容作出综合辨析、释疑、赏鉴。因此,其价值特性可以概括为精要透辟性,也即:对业经提出的理论、证明、考据等内容作出综合辨析、释疑、赏鉴,应当较之原始项目文本自身或既有对原始项目的理解、认知更为精粹、更为透彻。   与方略建言存在逻辑严密性欠缺相类似的是,综说辨疑同样存在价值判断难以严谨的缺憾,因而同样易于为滥竽充数的“东郭学者”们留下了恣肆妄言、欺世盗名、招摇撞骗的巨大空间。况且综说辨疑比方略建言涉及的范围更广,个人发挥余地更大,其低级重复、汪洋恣肆的程度,较之方略建言更是有过之无不及;因而,在现行理论文著中成为占据精神垃圾的主体部分。这也就同样要求,在充分肯定优秀综说辨疑不可或缺的重要创造性价值的同时,就其整体价值判断存在的逻辑严密性缺憾,注意对那些恶意或善意的垃圾污染给予审慎防范。甚至可以不揣苛求地说,如果个人主要著述成就是以此类“理论文著”为主体内容的,则基本上就有属于“东郭学者”之嫌,或者学术成就缺乏深度。   五、理论性
在勾画了理论文著及其价值特性的基本轮廓后,就可以回过头来更为具体、清晰地认识理论、理论文著以及理论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了:   一般意义上的理论,作为“概括地反映现实世界的概念和原理的体系”,是以一系列概念、原理为要素的相对独立、完整的结合体。   理论文著,是理论的文本化;或者就理论部分要素进行补充完善;或者就理论整体、部分要素进行批驳、阐释、综述、证考;或者借用理论的表现形式对实践行为、思维过程提出的运筹、策略,等等方面予以文本化的形式表现。   理论性则是指:围绕理论展开的理论文著不同表现形式所显现的价值特性。具体地说是指:一篇文章、一部著作是以新论创立、方略建言、实验论析、猜想证考、事理批判或者综说辨疑等一种或几种方式综合论述的,并且相应具备创建进化性、运筹指导性、相关归结性、严谨详实性、公允充分性或精要透辟等相应价值特性。或者简单地说,所谓理论性,是指理论文著所具有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针对理论体系及其要素具有特殊创建、补益认知价值,或者借用理论的表现形式对实践行为、实践问题具有策略运筹的指导性。   值得指出的是,理论性具有的这种多角度复合特性,基本上都是任何领域具有一定理论造诣者并不陌生的,而在缺少准备的情形下要完整确切地加以阐述,倒也勉为其难。这也正是本文引言所谓“熟悉”的“陌生词”的原由。                 六、结语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西方思想宝库》一书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   ……那些自身完善并正受人喜爱的知识必定是指导行动和生产的好方法:人类渴望获知一切可知的知识,然而人类的知识也是极不完善和有局限性的。知识是认识者与被认识事物之间的纽带。[19]   在这近乎包含矛盾的陈述中,隐含了一种无奈的追求。正是因为人类的知识极不完善和有局限性,才存在人类寻求思想发展,做出对理论思维创造、证考、批判、修正的不懈努力。   而作为“认识者与被认识事物之间的纽带”的知识,尤其是其物化的典型代表——理论文著,如果试图获得对人类思想有序、高效的发展作出贡献,也就理所当然地需要规范。而理论文著的著作者们更需要一种苏东坡所推崇的“有为而作”[20]的境界,切不可成为只顾自家得名获利,不管他人耗财费神的“文匪”;或沦为清人来裕恂在其《汉文典》中指斥的“人云亦云,了无心得”的“学奴”、“文奴”[21]。但愿仍在充斥报刊、书架,有之不多、无之不少,滥竽充数的庸医假式精神垃圾,能够销声匿迹。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10月,465页

 [2]  卢培琪、商志晓著,《在思维的制高点上——对“理论”的新探索》,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15页

 [3]  周振甫 , 《中国文章学史》 ,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1994年12月第1版 , 第6页

 [4]  许隆嘉 , 《科学论文基础》 , 兵器出版社 , 1993年2月第1版 , 第136页

 [5]  见《墨子.非命》

 [6]  来裕恂 , 《二十世纪初中国文章学名著 汉文典注释》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1993年2月第1版 , 第377页

 [7]  赵建中编著 , 《文章体裁学》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1990年8月第1版 , 第303页,图十六

 [8]  赵建中编著 , 《文章体裁学》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1990年8月第1版 , 第287页

 [9]  关于“科学性”哲学、科学、科学哲学等领域并没有一致定论,本文作者观点参见“我们崇尚科学的什么?” ( 袁方文   柯晓莉,《世纪中国.世纪周刊》,2003年11月;http://www.cc.org.cn/old/zhoukan/guanchayusikao/0311/0311211006.htm)

 [10]  刘胜俊 , 《概论》 , 解放军出版社 , 1997年1月第5版 , 第4页

 [11]  刘胜俊 , 《论文写作概论》 , 解放军出版社 , 1997年1月第5版 , 第143页

 [12]  刘胜俊 , 《论文写作概论》 , 解放军出版社 , 1997年1月第5版 , 第460页

 [13]  王吉亮、郑惠卿著 , 《论文写作学》 , 广东高等出版社 , 1990年12月第1版 , 第15页

 [14]  作者注:需要说明的是,这六种理论文著仅仅是相对独立的基本形态,由于理论文著的写作目的不同,相互交叉、综合的复合形态实际上同样甚至更为普遍,或许可以说正是基于这一现象才使得需要以本文的分离性剖析。 

  [15]  全增嘏主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第一版,512页,引文中的本世纪系指20世纪

 [16]  全增嘏主编,《西方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第一版,522页

 [17]  参见拙作“策论”,核心观点是尽管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实践价值,但其主要缺陷是难以严格规范。

 [18]  《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 , 第136页

 [19]  [美]莫特玛·阿德勒查尔斯·范多伦编 , 《西方思想宝库》 , 中央广播出版社 , 1991年6月第1版 , 第376页

 [20]  《苏东坡全集.凫绎先生文集叙》,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6月第一版,310页

 [21]  来裕恂 , 《二十世纪初中国文章学名著 汉文典注释》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1993年2月第1版 , 第421页

 

上一篇:蒙汉农业文化交流及其意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