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清代成都的地位和作用(2)

2014-04-16 01:01
导读: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被列强用武力强迫拉入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体系中,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城市发展的动力也随之开始发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被列强用武力强迫拉入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体系中,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城市发展的动力也随之开始发生变化。中心优先发展规律虽然还仍然起着一定的作用,但中心城市优先发展规律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规律。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商业贸易以及工厂生产出来的品的对外交换。以大机器生产为主要标志的工业化在中国开始兴起,并成为城市发展新的主要推动力,而城市发展又发过来推动工业化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为了更好地使城市在经济上与外界进行交流,这就需要大力发展以中心城市为枢纽的现代网络,同时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也为打破地域限制提供了最有利的工具。
  成都地处西南一隅,与外界联系薄弱,自然经济没有被外力的破坏,仍占统治地位,因而城市经济变化也较为缓慢,工业化不仅起步晚,而且发展水平低。然而,西方列强对于中国西部,尤其是四川、云南早已跃跃欲试,积极准备在长江上游地区实现通商和通航。英日两国先后强迫重庆开埠。随着《烟台条约》和《马关条约》的签订,西方列强打开了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大门。列强的入侵使外国的经济势力向全川渗透,他们疯狂的掠夺四川的各种经济资源,使中国川江航权彻底丧失,但这也破坏了四川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川省城乡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四川与外界的经济和贸易联系。成都作为四川的省城,受此影响明显。
  随着西方列强经济势力入侵的增强,成都也逐渐发展成为长江上游除重庆之外的商业活动的交结点,“为长江上游尽头之埠,……此中商务之盛,一望可知,货物充牣,民户殷繁。”而与重庆不同的是,直至19世纪末,成都受洋货的冲击还较小,土货的交易仍居主要地位。出产的物品不仅在省内销售,毗邻各省亦争相购之。销路之远,甚至到达广西,乃至北圻各埠。像草帽、材等土货都在成都聚集并大量出口“能在各通商口岸觅得西国主顾,装船后运赴汉口,以达上海”。如法国某洋行将草帽“发行欧洲,发约数千余包也”;各种草药“尤以成都荟萃处。凡药肆所售药料,皆来自四川装运。”商业的贸易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成都城市的发展。成都城市面貌也焕然一新。当时游历于成都的法国人马尼爱不免有些夸张的对成都市容作了一个描述:城内大街“甚为宽阔,夹衢另筑两途,以便行人,如沪上之大马路然。各铺装饰华丽有绸缎店、首饰铺、汇兑庄、瓷器及古董等铺,此真以外之大观。但当时作为四川中心的成都行政力量对城市的发展仍然起主导作用,而重庆是作为经济中心崛起的,它们形成了优势互补型的双核心城市,从而推动了四川盆地城市体系的初步形成,对整个西南地区城市体系的建立也有一定的影响。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小结
  
  成都虽然在满清一代获得了较快发展,但相比于中国东部沿海和中部发达地区的城市,其发展仍相对滞后,城市化进程也较为缓慢。近代以来,成都逐渐衰落,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ぃ鄄韦A考A文A献]
  [1]康熙:《成都府志》。
  [2]民国:《华阳县志》卷35。
  [3]嘉庆:《四川通志》卷46《食货》。
  [4]雍正:《四川通志》首卷,序。
  [5]何一民:《从政治中心优先发展到经济中心优先发展——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变》,《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月。
  [6]马爱尼著:《游历四川成都记》,《渝报》第9册(光绪二十四年正月)。
  
上一篇: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基于文明的多样性、包容性与和谐社会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