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析中国近代南方侨乡建筑的文化特征(5)

2014-06-09 01:16
导读:它对中国南方的现代创作产生了一定 的影响.如,兴起于 20世纪 50年代并且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的“岭南派”现代建筑创作,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代表作,

  它对中国南方的现代创作产生了一定 的影响.如,兴起于 20世纪 50年代并且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的“岭南派”现代建筑创作,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代表作,1958年建成的北园酒家;1970年广交会 、广州火车站 、白云宾馆 、东方宾馆等大型建筑,;1980至 1990年,涌现的中山温泉宾馆 、白天鹅宾馆 、南越王墓博物馆、岭南画派纪念馆(图 6)等优秀作品.1989年建筑评论家艾定增先生从 8个方面概括了“岭南派建筑”的主要特征:①宁变勿仿,宁今勿古;②追求意境,力臻神似;③因借,融为一体;④群体布局,组合空间;⑤清新明快,千姿百态;⑥室内设计,丰富多彩;⑦景园文脉,推陈出新;⑧神似之路,殊途同归.如果将这8点特征进一步概括则可以认为,“岭南派”现代建筑创作追求的是时代变革性、地域适应性和民俗性的综合目标.而这和岭南地区乃至中国近代南方侨乡建筑的文化特征是契合的.当前,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在进行建筑设计创作实践 的过程中,更是直接提出了要创造 “时代性 、地域性 、文化性”的建筑,中国近代南方侨乡建筑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影响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何作庆,朱明.云南红河县侨乡文化的与开发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06(1).

  [2]程建军.开平碉楼一中西合璧的侨乡文化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7,7:13—17.

  [3]王珊,杨思声.近代外廊式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线索[J].中外建筑,2005(1):54—56.

  [4]李莉萍.谈少数民间建筑中的吉祥观[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1998(1):47—50.

  [5][日]藤森照信.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J].张复合译.建筑学报,1993(5):33—38.

  [6]何镜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 、时代性[J].建筑学报,1996(3):10.

上一篇:关于湖北公路文化特征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