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四种动词类基本句型中的英汉双宾结构对比(2)

2014-07-02 01:16
导读:3.制作类 “制作”类动词和前两类动词的词类序列亦相同,且跟“取得”类动词一样两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是两个过程,这点有别于“给予”类动词。

  3.制作类
  “制作”类动词和前两类动词的词类序列亦相同,且跟“取得”类动词一样两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是两个过程,这点有别于“给予”类动词。以下面四个句子为例:
  (21)他煮了一点百合汤给王大妈。
  (22)他刻了一个图章给老张。
  (23)他画了一幅山水画给孙教授。
  (24)他做了一只风筝给弟弟。
  从例句中可以看到每个句子中的两个动词表示的是两个过程,一个是制作过程,一个是转移过程,拿最后一句来说,“做风筝”是制作过程,把风筝从“他”手里到“弟弟”手里是转移过程。动词“煮”“刻”“画”“做”(V3)都含有“制作”的语义特征;所谓“制作”可以描写为:
  1)动作者能动地进行某种动作;
  2)在动作进行、完成之后产生某种成品。
  虽然的“制作”类动词所构成的基本句式跟“给予”类动词构成的基本句式的转换形式相同,但是它却不能还原成跟“给予”类动词构成的基本句式相同的句式,所以汉语的“制作”类动词无法进入双宾语结构。诸如“他读我一张报纸”和“她煮我一顿饭”之类的句子都是不合语法的。却是不同。先看以下的几个句子:
  (25)She read me the newspaper.
  (26)He wrote her a letter.
  (27)Jean sang her an English song.
  (28)She cooked me a meal.
  “Read”“write”“sing”和“cook”也均为“制作”类动词,但是它们构成的句式都是典型的双宾句,同时每个句子的间接宾语同样表示“终点”。
  4.消损类
  “消损”类动词的特征是,该类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一旦发生,受事就受到破坏。例如“吃”“吸”“喝”“烧”等动词。“消损”类动词与“取得”类动词的相同之处是,在这两类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发生之前,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之间存在领属关系,即直接宾语是间接宾语的所有物。不同的是,“取得”类动作发生后,受事自起点向施事转移,这一类动词的双宾语结构只关心受事的转移,而不理会转移后的受事的状态。相反,双宾语结构中的“消损”类动作发生后,受事无法再以原先的状态从属于其领有者。 中国大学排名
  有一个语界众说纷纭的一个例句:“吃了他三个苹果”。有语法学家认为“他三个苹果”只能被分析为表示领属关系的偏正结构,它作“吃了”的宾语,所以把这个结构归属到单宾结构。也有语法学家认为“他”和“三个苹果”虽然从语义上看彼此有领属关系,但是没有直接的句法关系,所以“吃了他三个苹果”有理由可以分析为双宾结构。笔者认为最好是利用约束理论来对这个结构是单宾还是双宾进行界定。先看下面两个例句:
  (29)张三i送他j三个苹果。
  (30)张三i吃了他j三个苹果。
  (31)张三i责怪他i的弟弟。
  例(29)是典型的双宾语句式,其中“张三”和“他”不同标,正因为(30)中的“他”跟典型双宾语句式中相应的“他”一样,不能跟主语同指,而典型的“定语+中心语”结构中“定语”是完全可以跟主语同指的(如例(31),所以“吃了他三个苹果”这类结构应该分析为双宾结构。而与其相应的英语句式,如“※Zhang San ate him three apples.”“※John burnt Mary a letter.”一类的句子却是不合语法的,所以在英语中“消损”类动词是不能进入双宾结构的。
  
  三、结语
  
  本文采用了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和语义指向分析三种分析方法并结合约束理论对英汉语的双宾结构在四种动词类基本句型上的实现与否进行了对比。不论英语中的动词属于何种语义类型,其双宾结构中间接宾语总是作为领有权转移的终点,而汉语的双宾结构中间接宾语的语法类型则完全受语义类型的制约。另外,“制造”类动词在汉语中不可以进入双宾结构,但在英语中可以,而“消损”类动词在汉语中可以进入双宾结构,在英语中不可以。在其它两种句型方面,英汉语的差异是比较细微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参考文献:
  [1]温宾利.当代句法学导论[M].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徐杰.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5]何慎怡.汉英双宾语句比较[J].古汉语研究(增),1994.
  [6]朱德熙.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J].方言,1979,(2).
  [7]林纾平.英汉双宾语结构对比[J].福州师专学报(科学版),2000,(2).
上一篇:论英汉双关与语境新论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