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多元价值背景中个体道德理性的检视(4)

2014-08-01 02:11
导读:(三)传统中的师生角色定位,丧失了有利于培养个体自主探究、批判道德理性精神的氛围。以往我校道德教育中,教师充当的是道德权威的角色,在教学中

    (三)传统中的师生角色定位,丧失了有利于培养个体自主探究、批判道德理性精神的氛围。以往我校道德教育中,教师充当的是道德权威的角色,在教学中更多的是采用评价性的,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教师的道德评价标准就是真理,学生所需要做的就是遵照教师所传授的对错标准来进行相关的道德判断。长期的这种道德权威式教学使得课堂缺乏民主氛围,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已经在“为学生着想”、‘’不放心学生”的想法驱使下以一种不易觉察的方式剥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发展的机会。学生的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教师对一件事情是如何评价的。缺乏民主机制的课堂无疑不利于个体批判、探究思维的形成,因为没有了民主就意味着独裁,独裁的本质要求就是顺从、膜拜,那么批判、探究从何谈起?个体道德理性的塑造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就是民主的、自由的氛围。当个体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受尊重的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时,才会有自主意识的觉醒。

    综上所述,以往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着漠视个体价值的种种弊端,虽然通过不断演变,我国道德教育总体走向是从本位走向社会和谐,从依附个体走向独立人格,但必须看到现代道德教育中仍未完全革除以往的弊病,这也为我们当前个体道德理性塑造提出I挑战。塑造以探究、批判精神为核心的个体道德理性是这个时代所赋予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使命,同时也是道德个体的自身诉求。在多元价值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应正视时代要求,积极进行改革。改变以往一元、主导、价值观的教育,将多元文化、价值观的教育引人课堂;立足生活,重视实践,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学习选择;着眼于学生的个体需求,关注个体感受、道德情感体验;培养其白主性、创造性,使其在道德学习中积极建构自身道德体系;创建民主、和谐的,为学生形成探究、批判精神提供必需的心理环境。当然,在具体的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该如何进行道德个体理性塑造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塑造个体的道德理性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浅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下一篇:试论文化工业理论生成的历史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