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经济体制变革与村庄公共权威的蜕变——以苏南(3)

2014-11-10 01:40
导读:注释: * 公共权威,主要指作为公共意志象征的 法律 、政策、习俗等包含的权威。在 中国 ,公共权威主要体现为党和政府的权威与意志,这种权威与意志通
注释: 

* 公共权威, 主要指作为公共意志象征的 法律 、政策、习俗等包含的权威。在 中国 , 公共权威主要体现为党和政府的权威与意志, 这种权威与意志通过乡村干部的贯彻执行及农民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出于维护自己利益考虑所做的有保留或无保留地接受而在 农村 基层一直延伸到数百万计的村庄。 

**  本文可说是一个历时两年的集体成果, 先后参与调查的还有: 赵力涛、王利平、蒋勤、卢雨霞、尤璞允、刘楠楠、龚博君、任强、彭广舟与王大军。程为敏与刘小京在讨论中贡献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 

注1:本文谈及的乡镇 企业 指在所有制形式上, 包括集体企业(包括集体独资企业、集体控股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 和个体私有企业(包括合伙企业、个体企业、私有企业) 在内属于乡镇级或村级的企业。 

注2:苏南农村的公共权威所发生的变化其实有好几种类型, 我们只在这里讨论“私营化”类型。在后面,读者可以看到体制外因 经济 戴帽而成为村庄主要干部的原因是很复杂的, 也有一个相对长的过程。 

注3:“自由 政治 空间”概念请参见杨善华在《家族政治与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一个 分析 框架》(《 社会 学 研究 》2000 年第3 期) 中及龚博君在《苏南农村政治精英的去农村化、老板化及其伦理困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5 年本科毕业论文) 中“个人化自由政治空间”定义。 

注4:产权改革在社区中被认可和接受的机制, 主要指产权界定的常规程序(如法律程序) 之外, 和产权转移有关的个体和利益群体对这个过程在情理上的认同机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注5:精英和精英群体之间的联系部分来自植根于以“差序格局”(费孝通语) 为特征的非正式社会 网络 中的人际关系, 部分来自旧有的制度安排。 

注6:被访者包括当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许多企业主或经营者, 他们提供了有关 工业 化和改制的情况和数据。对干部(包括镇、村干部) 的访谈侧重于对村庄的整体印象和社区的详情。和不同职业的村民之间的谈话对村庄事件和日常生活的描述起到了补充作用。不同被访者和在不同时间的叙述不一致, 反映了个人立场和情境的独特性。这些叙述的不一致, 是现实与解释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 因为这反映了特定个人/ 情境从不同立场出发的定义和解说。 

注7:《BM 镇志》, 第37 —38 页。 

注8:县及县以下的地理/ 行政单位(镇、村) 、企业和人物的原名隐去, 以汉语拼音字母代替。 

注9:XXB200511124 访谈。 

注10:《BM 镇志》, 第197 页。 

注11:GBY2005.1.24 访谈。 

注12:KB 村与其前身YY村获得了很多荣誉称号, 这里从略。 

注13:该定义请参见杨善华、沈崇麟《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年, 第242 —243 页。 

注14:PF2004.6.21 访谈。 

注15:杨善华:《家族政治与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一个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2000 年第3 期。 

注16:ZH Y就告诉我们, 他想在C 市找个工作, 见ZH Y2005.1.25 访谈。 

注17:DJ X2004.6.23 访谈。 

注18:宿舍周围有食堂、超市、银行、邮局, 工人甚至“没有必要”步出厂区大门。见DJ X2003.7.10 访谈。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注19:YMJ2004.6.23 访谈。 


参考 文献 : 

潘维:《农民与市场: 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 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丘海雄、徐建牛:《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04 年第4 期。 
谭秋成:《乡镇集体企业产权的特征与变革》,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 年。 
王思斌:《村干部的边际地位与行为分析》,《社会学研究》1991 年第4 期。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社会学研究》2002 年第1 期。 
Li , Hongbin and Scott Rozelle , Insider Privatization with a Tail :  The  Buyout Price and Performance of Privatized Firms in Rural China. UC Davis Working Pa per , no. 01 —017 , November 2001. http : //ssrn. com/ abstract = 335120. 
Nee , Victor , Social Inequalities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 Between Redist ribution and Market s in China.A merican S ociological Review , 56 (1991) . 
Oi , J ean , The Decades of Rural Reform in China : an Overview and Assessment , China Quarterl y , vol. 159 (1999) . 
Walder , Andrew , Privatization and EliteMobility : Rural China , 1979 —1996. 2002. http : //aparc.stanford. edu/ publications/ 20205/ . 
——Sociological Dimensions of Chinaps Economic Transition : Organization , Stratification , and Social Mobility . 2003. http : //aparc. stanford. edu/ publications/ 20208/ .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Politics and Property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 : A Theory of Elite Opportunity . 2003. http://aparc.stanford. edu/ publications/ 20209/ .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宋婧 杨善华
上一篇: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