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Blog的动态信息资源组织(1)(2)

2015-02-10 01:40
导读:3、Blog与信息资源组织 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正在使信息泛滥,以前视为宝贝的信息正在走向“垃圾化”。加拿大皇后大学教授乔·凯兹曼认为目前

        3、Blog与信息资源组织

    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正在使信息泛滥,以前视为宝贝的信息正在走向“垃圾化”。加拿大皇后大学教授乔·凯兹曼认为目前的信息资源组织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雷区,包括:搜索不充分,难以发现相关的信息;难以保持更新;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缺乏专家引导);拒绝共享;难以保证质量,积累垃圾信息;使用存在障碍;容易对系统中的信息产生不信任感;喜欢独自“重新发明轮子”等[3]。因此,只有解决了信息的甄别、加工、提纯和挖掘,只有从巨量的、形如垃圾的信息中发现真正的信息,才能带来信息价值的提升。
    随着网上信息的海量化,单位信息的价值在急剧降低。降低的原因至少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信息数量急剧增加本身降低了单位信息的价值。(2)模糊、无效和虚假等低质量信息降低了单位信息的价值。而且,这种情况必然导致“逆向选择”效应,从而进一步降低单位信息的价值。(3)信息的“趋同”降低了单位信息的价值。说信息和信息的价值不会在交流中“磨损”并不全对,对于在同一市场竞争的部门,信息和信息的趋同意味着价值的降低。这也是强调核心能力的理由之一。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眼球”和“注意力”也是有限的,而且时间的价值越来越昂贵。越来越昂贵的时间和越来越“垃圾化”的信息之间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和答案。
    “blog”似乎给出了一种出路和答案。“blog”就是互联网中的信息加工者和信息发现者,就是信息和信息价值的提升者。blog大多在信息收集和信息加工方面具有长处,而且具有开放的、乐于与人共享信息的品德。通过blog,信息和信息得以甄别、加工、提纯和挖掘,信息得以发现,信息的单位价值得以提升,信息和时间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blog的工作就是通过对信息和信息进行“转化”实现信息和信息的增值。

        4、基于Blog的动态信息资源组织

    如何发挥在创造、交换、使用信息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动态的信息资源组织,是目前信息资源组织的瓶颈。先驱们所提出转变为学习型组织、实行扁平化的管理等等并没有随着信息资源组织系统的实施而到来。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4.1 基于Blog的隐形信息交流与共享
    隐性信息难于复制或模仿,所以它才是构成部门或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的信息来源。如何获取隐性信息无疑是有效管理它们的第一步。非正式网络是隐性信息的主要来源。Blog之于隐形信息,首先便是建立一个非正式网络。需要指出来的是,多数学者认为隐性信息不能用文字表达,因为隐性信息与他的所有者没有分离,所以只有通过人员之间的交流才能得到传播和共享。但是实际上交流就是对隐性信息在某种程度上的表达,所以隐性信息不是不能表达出来的信息,能用口表达就能用文字记录下来,而只是说表达起来不像显性信息那样系统、逻辑严密、一目了然,而往往是零星、破碎、主观感受,甚至可以说是随意的。Blog做的就是创造一个虚拟的交谈情景(很多时候交谈对象是作者自己),把交谈的语言用文字表达出来。现在,除了通过会议等之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彼此的blog达到隐性信息交流的目的。这个网络聚集了各种零碎的思考,这些思考涉及到方方面面:对管理者而言,他可以得到有关员工的心智模式、局部运行的真实状况、还有各种建议的信息;对员工而言,他可以了解到一些隐含规则(文化)、工作技巧、现状等等,并且经常阅读这些blog能够帮助他建立一个专家咨询系统,比如,他可以大致确定哪个blogger对哪个方面有权威性,谁能够提供他适当的帮助。这种交流对文化的塑造与发展有很好的作用,它促进了局部与整体之间的互动学习[4]。与e-mail不同的是,这种交流更加快速,几乎是实时进行,很容易达到交谈的效果;而且,blog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每个blog都是这个网络的一个节点,每个员工都被卷入,使内部信息更加平均,信息传播的效率更高。


    隐性信息被记录以后,就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它进行各种处理。分类在这里比较困难,可能更多还是要依靠员工的主观判断,因为语言表达有很高的模糊度,很多时候表达出来不意味着其他人都能理解。技术处理中重要的可能是存储,特别是按照时间序列和人物进行存储,这样,可以适当减轻核心员工流失所造成的影响,因为这个员工掌握的很多经验、技巧被保留下来了,其好处是可以更快速的对新员工进行培训。
    同样可以预见,部门内部也会因为兴趣、分工等等原因逐渐出现若干个边界模糊的信息群落,他们形成的原因在这里可能要比互联网上的情况更为简单,因为内部的blog存在一个隐含的限制条件就是工作。
      4.2 基于Blog的学习与创新过程
    Blog作为一种强大、便宜、方便的电子学习工具,同时也是一种能够进行深度交流、合作、共享信息与思想的网络传播方式。基于与个人Blog相同的信息资源组织思想,Blog也可以在学习和创新活动中以群组应用的方式进行组织。如群组将Blog作为一种快捷易用的信息资源组织系统应用于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将收集、获取的信息过滤、精选和记录,从而实现与其他学习者之间的成果共享,也有利于学习者回顾、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同时blog所推荐资料的实用程度、信息组织的连贯性和有序性、思想的前瞻性等特质会通过越来越多的关注者的反馈得到认可和传播,也会使其在相关领域里树立起一定的威信和影响力。这种应用不仅有利于将学习者培养成为有效的信息资源组织者,而且也更有利于提升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与人合作、沟通交流和创新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群组Blog作为交流与合作的协同媒体时,群组中的所有学习者都可以共同完成某一特定主题的blog日志。这种学习方式一方面能够将学习者自己的成果发布出来共享,另一方面也在分享他人思想与信息的同时,对其思想或观点的价值与可信度作出判断,然后通过深入的探讨、交流和沟通来有效地促进学习问题的解决。另外,学习者可以扩大Blog交流的范围,使沟通不仅仅局限于群组或班级,也可扩展到与整个学校甚至与网络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blog们交流。这种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助于扩展学习者的视野领域,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处理各种复杂思想和复杂问题的能力[5]。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blog对信息观念的改造是信息生产方式变革的基础,自组织的信息群落形成成为信息生产、传播和利用的主要阵地,其背后的支撑就是blog对动态信息资源组织所起的作用。Blog远非完善的信息资源组织系统,但目前它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blog预示着一场信息的变革,社会信息影响力结构将会因此改变,会学习也许在将来的一个表述就是会使用blog。

【参考文献】
    [1]方兴东.blog宣言.http: //www.blogchina.com/new/member/3/-%B7%BD%D0%CB%B6%AB[2005.02.15]
    [2]方兴东.“博客中国”对博客内涵的基本定义和理解.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13436.html[2005.02.15]
    [3]马利霞.Blog在组织内部信息交流中的应用.情报科学,2004(7):881—883
    [4]张良图.谈谈Blog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6):67—68
    [5]刘晓穗.Blog——图书馆发展的新契机.情报科学,2004(10):1187—1190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信息集成服务回顾与展望(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