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一篇欠严肃之作——简评《江南织造署与金陵十(2)

2015-06-05 02:31
导读:我当时并函告洪先生,从这条“诗话”来看,内中写到“西湖”、“鹫岭”、“天台”。“清波门”、“孤屿”(即西湖中之小孤山)、“断桥”、“钱塘”

我当时并函告洪先生,从这条“诗话”来看,内中写到“西湖”、“鹫岭”、“天台”。“清波门”、“孤屿”(即西湖中之小孤山)、“断桥”、“钱塘”,无一不是指杭州事。而你将这条“诗话”中的钱塘明希哲太守,篡改为“金陵明希哲太守”,并煞有介事地说什么“太守常载游秦淮,与朋侪作征诗之会。”这是欠严肃的。联想起他老先生早两年曾在《文献》第十五辑上抛出的所谓“新见许芳卿悼亡诗”,并进而肯定了“新见诗”为悼《红楼梦》作者逝世而作,曹氏的继室姓许,名芳卿,是安徽徽州人。洪先生意在印证北京“木箱诗”说。当时我曾致函于他,希望能专程拜望他,并且验他发现的所谓《旧雨晨星集》一书中的“许芳卿悼亡诗”。结果,他来信“顾左右而言他”:“您如不为看书(指《旧雨晨星集》)而为了解曹家与徽州仕女的关系而来(我没有向他提此要求),我表示欢迎。”据说还有不少人专程去找他,看看究竟,结果都是使人失望的。显然,这和洪先生的所谓“金陵十二钗”论一样,是由他做了“手脚”的。这些都无疑给红学研究制造了混乱,不能说不令人遗憾。如果“金陵十二钗”象洪静渊先生那样的“考证”法,即根据自己做过“手脚”的论据,然后得出结论:“根据这些记载,我认为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并不完全是他的艺术虚构,而是从明末到清初这两个十二钗的艳情诗作与风流韵事,作为他的创作素材。”那末,这又何止“这两个”,我可以举出更多的“十二钗”来:

《南史》载:齐高帝建元元年,周盘龙破魏兵,上下诏称美,送金钗十二枚与其妾杜氏,手敕曰:“饷周公阿杜”。梁武帝《河中之水歌》中有“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之句。初唐长孙佐辅《宫怨》:“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钗独相向。”《山堂肆考·角集》卷二十三:白乐天尝言牛思黯自夸前后服钟乳三千两,歌舞之妓甚多,故答思黯诗云:“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至于元明以降的诗人墨客中,以“金钗十二”入诗词曲赋的就更多了。元人张子友的小令《双词蟾宫曲》中有“翠红乡十二钗”的句子。无名氏《喜舂来》中还有“伤心白发三千丈,过眼金钗十二行”及“会三千剑客,列十二金钗。”钱牧斋《移居诗集》(崇祯十三年)《八月十六夜有感》中有句云:“……单栖海燕,东流河水,十二金钗敲折。”清初朱竹坨《静志居诗话》中有“赵彩姬字今燕,名冠北里。时曲中有刘、董、罗、葛、段、赵、何、蒋、王、杨、马、褚,先后齐名,所称十二钗也。”其后孔尚任《舞灯行留赠流香阁》一诗,有句云:“久久帘动一灯来,一灯一灯陆续吐;十二金钗廿四行,灯光人面添媚妩。”曹寅《续琵琶》第三十一出《台宴》:“正是,门迎珠履三千客,户列金钗十二行。”尹继善《尹文端公诗集》卷五中有《过忠勇公第即事》七绝十首,作于丙子(一七五六)冬,其中第五首,提至十二钗,却是雪芹正当盛年,《红楼梦》(《石头记》)甫有“对清本”的时候。诗曰:“面面轩窗景自殊,偶凭粲者寄清娱。金钗十二人何处,列屋新妆只画图。”袁枚《随园诗话》卷四第五八有“雨林和余《懊恼词》云:‘金钗虽十二,难解此情多’”。

上面列举了许多“十二金钗”的诗词曲赋之句,但都很难看出它们与《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自然洪先生提出的所谓“这两个十二钗”也不例外。唯一例外的倒是曹寅的戏文和尹继善的诗句,因为曹寅是雪芹的祖父,尹继善和忠勇公傅恒又都是与雪芹有些瓜葛的人。看来,他们的戏文和诗句与雪芹把《红楼梦》原题名为《金陵十二钗》有一定的关联,还比较说的通些。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新媒体散文”论(1)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