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学校文化刍议(1)网(2)

2015-08-10 01:44
导读:三学校文化的形成 学校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打造学校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她比打造企业文化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几十年,甚
   三、学校文化的形成
  
   学校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打造学校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她比打造企业文化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她需要全校员工的思想碰撞、融合,再碰撞、再融合,直到全校员工的思想和精神状态似“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当一所学校成为百花竞放的百花园,成为群星闪烁的星空时,学校也就有了文化气息,这所学校的文化就缓缓孕育而出。
  学校与企业不同,企业尤其是一般企业的内部组织形式和结构一般是马克斯•韦伯(Weber,M.,1864-1920)所说的科层组织结构,这种科层组织是按照权力等级和严格的纪律理性化地建立起来的。这种结构有利于生产效率。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也具有科层化特征,即行政管理系统,由校长,系主任(院长),职员和学生等构成的权力层级体系。在学校组织中,作为学校普通员工的教师的知识与经验比较丰富,自身的文化素质较高,民主意识比较强,参与学校管理的愿望强烈,学校组织的科层化特征会影响师生员工的态度、价值与行为。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以及实际工作本身的弹性化特征,往往都有较强的自律要求,希望自己受到尊重,由自己约束自己,而不愿意接受严格的纪律管理。在集权化学校管理的情况下,员工会普遍感到“失望”,感到无法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缺乏工作的满足感和积极性,或形成对组织行为漠然视之的状态,或自我陶醉,孤芳自赏。教师的自律性管理并非不要纪律,而是说管理的方式要适合教师劳动的特点。学校领导又是员工形成共同教育价值观的启发者,是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发动者。在这个意义上讲,学校领导不再是事必躬亲的事务主义者,而是教育观念的先行者与引路人。所以学校必须有比企业更优越的组织文化。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学校建筑与学校文化没有必然的联系。现在有不少学校追求校园建筑的豪华气派、富丽堂皇。我认为一个学校的建筑要宏伟,但不能有霸气;要典雅,但不能有脂粉气;要精雕细琢,但不能奢侈。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南特担任哈佛大学校长20年,他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及人数,而在于一代一代人的质量。”这让我想起了一些发了横财的爆发户,他们早早为自己建造极其奢侈豪华的墓室,可能想永垂不朽或让人艳羡吧,但适得其反。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坟墓仅仅是个小土丘,但为万世景仰。为什么?文化氛野使然。梅贻琦先生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世界上的名校都是凭其学术成就和培养的学生“扬名立万”,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西点军校,我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等都没有华美壮观的建筑,但都培养出了灿若星辰的学生,所以它们在人们心目中是令人神往的学府圣殿。
   打造学校文化的过程贯穿在整个管理学校的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关系需要处理,即师生关系。学校文化建设以谁为中心?在全国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上有的学者说“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教学研究中也有各种中心论)。我认为都要以教师为中心。首先从时间上看,一个教师在学校工作的时间一般都比一个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要长,教师具有稳定性,学生具有流动性。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其次从职能上看学校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管理方法、教学方法、规章制度等等都由教师制定,由教师实施。以教师为中心不是说把教师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忽视学生的利益,而是说教师对于学校文化的建设起主导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具有持续性。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说教师就是学校的统治者专制者,学生对老师应该惟命是从,相反教师要倡导科学、发扬民主、主张自由、鼓励个性,校园里应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样的学校才有精神的张力。一所学校经过几代教师几十年的辛勤努力培育出优秀的学校文化就像涓涓细流汇成奔腾的大河,她的动力是不可遏止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根,是学校的魂;她渗透在学校每个师生的心灵中,渗透在校园的角角落落;她使学校的生命之树长青。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李恒国
上一篇:发挥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