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杨振宁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1)(3)

2015-08-15 01:23
导读:【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李约瑟文集》, 辽宁出版社,1986年版第80页。 (2)(3)(4)(5)资料由杨振宁采访录音整理所得。 (
 
    【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李约瑟文集》, 辽宁出版社,1986年版第80页。
    (2)(3)(4)(5)资料由杨振宁采访录音整理所得。
    (6)转引自杨振宁,“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载《明报》月刊,1993年10月号。
    (7)(11)心远,“在碰撞中产生能量”,载《科技日报》, 1994年5月5日。
    (8)(12)(13)转引自徐胜蓝、孟东明,《杨振宁传》,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9、343、346页。
    (9)(10)黄新炎,方延明, “近代科技进入中国的历史回顾与前瞻——记杨振宁教授在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国科学报》1997 年7月1日。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论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1)(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