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近年来有关家族问题的社会史研究(3)

2015-11-16 01:47
导读:于沉寂,却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宏观理论研究的薄弱导致微观研究的困境,具体到家族问题的研究,便是缺乏严格的学术规范。以个案研究为例,许多
于沉寂,却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宏观理论研究的薄弱导致微观研究的困境,具体到家族问题的研究,便是缺乏严格的学术规范。以个案研究为例,许多论文多侧重于家族的士宦升降地位,而对家族的状况、宗族结构、家族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则较少涉及,从严格意义上讲,许多文章并不属于史的范畴。个别低水平的研究论文仅仅是某一家族的汇编。
理论研究薄弱所导致的另一种倾向是概念不明或滥用概念,现代关于家庭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一家庭”、“复合家庭”、“扩大家庭”等概念的严格界定。个别研究者在尚未全面理解的前提下便把它们简单地套用到自己的研究中,导致了研究的偏差。在概念和范畴的使用方面,西方学者曾有过深刻的教训,西方社会史学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引入了许多其它学科新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但是,而这些方法和概念间缺乏学科的内在联系,不仅难以驾构社会史学的理论框架,反而使社会史研究日趋琐碎化,背离了总体社会史的展示社会全貌的初衷,这一点应充分引起我们的警惕。
  二、重视“新史料”的开掘,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史的兴起不仅是史学研究在观念的上的变革,同时也是一种史料上的拓展。浩如烟海的墓志、族谱、方志和其它材料,极大地拓展了史学研究的视野,也对史学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个人之力,用传统的研究手段,很难吸收和消化如此众多的信息。在这方面,我们有必要借鉴海外学界的研究经验,以团队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史料进行集约化整理,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现阶段家族史研究的另一个缺憾是对学和考古学的材料重视不够。中国民族众多,社会形态复杂多样,素来被称为历史发展形态的“活化石”。从50年代以来,我国的民族学工作者和地方史学工作者进行了艰苦社会,取得了大量成果,其中包括了丰富的家族史内容,涉及到家族结构、遗产继承、祖先崇拜、宗族械斗等多方面的问题,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家族的演进过程,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现代考古学的众多田野发掘报告中,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墓葬形制进行了精确的研究,是我们研究家族史的第一手材料。但由于专业的隔膜,这两方面的材料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注意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选题的杂乱和琐碎,是目前家族史研究的一个通病。在这方面,许多学者有着不得已的苦衷:就宏观研究来说,由于材料分散,分析比较的难度较大,结论容易流于空泛;个案研究随意性较大,难以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给人以琐屑的感觉。于是,在近年来的家族研究中,便出现了一批“大一二三、小一二三、ABCD”式的“两张皮式”的通论文章和“跑马圈地”式的个案研究论文,满足于低水平的简单重复。
  微观的具体研究必须有宏观的理论的,脱离或缺乏宏观理论指导的微观研究必然走向繁琐和细节化,背离了总体社会史的展示社会历史全貌的初衷。琐碎的研究无助于整体史学的建立的创立总体全面的历史。在这方面,西方史学界也走过一段弯路。法国年鉴派史学家早就注意到这一问题,他们警告说,所谓“全面”是指研究所有的人类活动,并非力求包含一切琐碎的细节。琐碎的研究也无助于社会史研究的健康发展,因为历史的规律并不是无数具体史实的堆砌和排比。
上一篇:藏族先民的两次东南迁徙及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