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西诗派对严羽《沧浪诗话》的影响(1)(3)
2016-06-21 01:02
导读:受时尚影响,黄庭坚也用了以禅喻诗的思维方式。在以禅喻诗方面,黄庭坚和严羽都强调佛教的“正法眼”,即以心传心的真髓,主要指接受者的鉴别能力
受时尚影响,黄庭坚也用了以禅喻诗的思维方式。在以禅喻诗方面,黄庭坚和严羽都强调佛教的“正法眼”,即以心传心的真髓,主要指接受者的鉴别能力。范温《潜溪诗眼》所引的黄庭坚说:“故学者要先以识为主,如禅宗所谓正法眼者。”严羽《沧浪诗话》开门见山就强调“以识为主”,也强调“正法眼”。他说:“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他批评江西诗派、四灵诗人和江湖诗人“一时自谓之唐宗,不知止入声闻辟支之果,岂盛唐诸公大乘正法眼者哉。嗟乎!正法眼之无传久矣!唐诗之说未唱,唐诗之道或有时而明也。”(《沧浪诗话·诗辩》虽然两者对“正法眼”的理解不一样,但在以禅喻诗方面,则无疑是共同的。另外,黄庭坚还多次借用了禅宗的“句中有眼”(如《题绛本法帖》、《赠高荷》等)的说法。我们不能说严羽“以禅喻诗”一定学了黄庭坚的,但他们在对时尚的接受上有共识则是无疑的。而严羽对“以禅喻诗”的方法的运用,自然获得了更广泛的赞同,因而享有盛誉。
江西诗派的很多缺点,他们自己也是清楚的,也是诟病的。如严羽批评他们以骂詈为诗,黄庭坚《答洪驹父书》亦云:“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虽然是批评苏轼的,也一样不满。这无疑也可看作一种共识。其他如:“豫章以为,譬之弈焉,弟子高师一着,仅能及之,争先则后矣。”(陈师道《答秦觏书》)严羽也有类似的说法:“见过于师,仅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也。”(《沧浪诗话·诗辩》)其他如在言意关系上,黄庭坚重视“语约而意深”(《答何静翁》),他赞扬陶渊明的所谓“彭泽意在无弦”(《赠高荷》)、赞扬杜甫的所谓“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于文”(《大雅堂记》)。与严羽所强调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不落言筌”等也是相通的。凡此,都是黄庭坚与严羽的共识,严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黄庭坚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二陈师道的影响
陈师道曾学诗于黄庭坚,自称也出自黄庭坚。他在《答秦觏书》中说:“仆于诗,少好之,老而不厌,数以千计。及一见豫章,尽焚其稿而学焉。”他对黄庭坚的崇拜清晰可见。其诗外枯而中膏,五言时有僻涩之处,七言多謇直,均受到黄庭坚的影响。在《后山诗话》中,陈师道多处将黄庭坚的评诗语作为经典引述,也可见出他对黄庭坚的继承。宋代就有人黄、陈并称,以两人的诗合集,如宋代许尹《黄陈诗集注序》:“……而以诗名世者,豫章黄庭坚鲁直,其后学黄而不至者,后山陈师道而已。二公皆本于老杜而不为者也。其用事深密,杂以儒佛。”因此,无论从陈师道的具体诗歌创作实际,还是他夫子自道,抑或时人的评价,陈师道作为江西诗派的主力是无可置疑的。而他的诗学思想对严羽的影响也是明白可见的。
陈师道自己勤奋作诗,但他直抒胸臆。《后山诗话》云:“诗非
力学可致,正须胸肚中泄尔。”他还赞颂“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严羽所说的“非关书也”、强调“本色”、反对“作举止”以及称赞王安石的《胡笳十八拍》“如蔡文姬肺肝间流出”等,都在强调即兴、天成的一面。陈师道还在《颜长道诗序》中说:“若其自得于心,不借美于外,无视听之助而尽万物之变者,其天下之奇才乎?”严羽也赞颂杜甫的“至其自得之妙”。陈师道还进一步论说学“法”与悟“巧”:“法在人,故必学;巧在己,故必悟。”
陈师道也强调“本色”,强调诗文各有其体:“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后山诗话》)严羽的本色是讲究诗歌以“悟”为本色,这是与以文为诗所不同的。当然严羽还进一步强调南北风格的本色,韩愈风格的“高古正”等本色。与本色相关的,则是他们更重视自在、自然。陈师道《后山诗话》称“右丞苏州,皆学于陶王,得其自在”,严羽也推崇陶渊明的“质而自然”。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