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鲁迅和仇恨政治学的崛起(6)
2017-02-08 01:02
导读:注释: 1见《二十一世纪》一九九九年八月号·第五十四期:李欧梵《上海的世界主义》 2毛尖小姐在《一种摩登的批评》一文中援引了李欧梵的非常感
注释:
1见《二十一世纪》一九九九年八月号·第五十四期:李欧梵《上海的世界主义》
2毛尖小姐在《一种摩登的批评》一文中援引了李欧梵的非常感官性的描述:"这张月份牌属于相对传统的那种类型,做的是哈德门香烟的广告。其绘画技法是1930年的特殊的「擦笔淡彩画」,这种技法由民初画家郑曼陀最早使用。画中女郎的身体没有像有些长画面那样被拉长。她临水而坐,水上有一对天鹅游过,画的右上方和右下方画着传统风格的草和枝桠……她穿着简单但颇有品味的浅色旗袍,是当时相当流行的「满族裁式」……她别在襟上的花带着模糊的激情,一种因可怜和悲哀而变得酸苦的激情……我发觉女郎的脸令人忆及著名影星阮玲玉──她在1930年左右声名鼎盛,是一个伟大的偶像和一个激情女子,但最终因爱自杀。"
3参见倪墨炎《许广平在遭难前后》,《中华读书报》1998.12.09.
4冯奇《萧军萧红与鲁迅的初次会面》:这里,有一点似乎需要特别指出,真正使鲁迅对两萧的印象产生飞跃性变化的,看来是基于萧红的一次天真的"抗议"。鲁迅曾在信的末尾加上一句"吟女士均此不另",不料萧红对"女士"一词表示不满,她坚决反对鲁迅这样称呼她。这一"抗议",从根本上改变了双方一直保持的礼貌拘谨的态度,气氛似乎一下子变得融洽了。在下一封信里,鲁迅便半开玩笑地问道:"悄女士在提出抗议,但叫我怎么写呢?悄婶子,悄姊姊,悄妹妹,悄侄女……都并不好,所以我想,还是夫人太太,或女士先生罢。"从现在起,鲁迅开始用调侃的语调来写回信了,这无疑是一个好兆头。由此而产生的疑问是:当时萧红所提出的"抗议",是真的属于幼稚,还是出于一种女性的机敏?看来我们无需对此进行深究了,其中有一点是确凿不移的,那就是萧红的"抗议",使鲁迅对这位女性产生了相当的好感。他似乎已经发现了这位尚未晤面的青年女子身上有着某种可爱的品质,否则,他便不会在信的末尾,继续制造出一个"俪安"的小花样,并打上箭头问萧红对这两个字抗议不抗议。(中华读书报2000.1.19)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5鲁迅死前在病榻上完成散文《死》,并在该文原稿上订立如下遗嘱:"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文学家和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6我曾经在最黑暗的文革年代里读到一本由四十年代上海出版上商印发的巴金翻译的《克鲁泡特金传》,它散发出的革命和小布尔乔亚的气息,令我浑身颤栗。那时,我只是中学两年级的学生。
7这里公布的是我研究上海殖民地核心语词(中文和英语的混合结构,即所谓的洋泾浜英语)所得出的词源学结论(部份结果曾经在十年前发表在上海《采风》杂志),这些语词原先都是江湖隐语,以后才泛化为市井俚语,并且继续成为当下上海方言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其它类似的常用语词的还有:【嗲】DEAR,亲爱的,可爱的,引申为娇柔的,撒娇的,媚态万千的。【轧朋友】GET朋友,搞女人,结交异性)("轧"是一个普遍运用的动词,可以进行各种自由组合,如"轧闹猛"(凑热闹)。【拉三】LASSIE,少女,情侣,引申为妓女、卖淫者或生活不检点的青年女子。【慕客】MUG,流氓,引申为嫖客。【大班】大BANKER,大银行家,引申为大老板、富豪。【退灶私】退JUICE,本义为流氓退还敲诈得来的油水与钱财,引申为丢脸、失面子)。【克拉】COLOUR,色彩,引申为时髦的、衣着光鲜的,现已少用。【接(划)领子】接LEADS,接提示、接暗示、得到暗示("划"为上海方言,意为给出、抛出)。【着台型】(衣)着DASHING,本义指穿着打扮很漂亮,后引申为出风头、自我表现,自我炫耀。【哇塞】WORSE,更糟的,更恶劣的,被引申为专门形容心情的难受和恶劣。【落佻】ROTTER,英国俚语,指无赖、下流胚、可恶的人、讨厌的家伙,名词。后转为形容词,意为无赖的、无耻的、下流的、卑鄙的。【噱头】SHIT,大便、胡说、谎言、大话,蹩脚的商品或表演,引申为吸引观众的低级趣味的表演,引顾客上当的骗局,以及各种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引人发笑的手段。【嘎三壶】GOSSIP,聊天,闲谈。【邋遢】LITTER,杂乱、四下乱扔的东西,在公共场合乱扔废物的人,引申为形容词:杂乱、凌乱和不修边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