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1)(2)
2017-08-08 01:51
导读:二、“以政为德”的关键是当政者必须具备“圣贤之德”,力主组建“贤人统治集团” 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首先是要求当政者加强自身的德性修养
二、“以政为德”的关键是当政者必须具备“圣贤之德”,力主组建“贤人统治集团”
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首先是要求当政者加强自身的德性修养,施行“德政”。在孔子看来,当政者,只有高扬起“圣德”的旗帜施行“德政”,百姓才能受其“圣德”之感召而遵其道,天下自然归于太平。因此他说:“政者,正也。子率以正,熟敢不从?”(《论语·颜渊》)“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从星共之”(《论语·为政》);认为统治者欲要正人,必先正己,指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上)
为了保证统治集团的贤明,孔子又提出了“举贤才”的用人之道和“学而优则仕”的成人之道,并且进一步指正,一个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人,就必须把“修身为仁”作为其实现其政治理想的起点和保证,终生“苟志于仁”。这就打破了春秋时期的世卿世禄的世袭统治制度,为平民百姓中有“德”有“才”的贤明之士登上政治舞台,组建“贤人统治集团”,治理国家事务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由此,孔子对“贤才”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认识和主张,认为“贤人”必须具备以下八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一)“德”,这是贤才的先决条件,认为“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就是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智慧,如果骄傲又吝啬,那这个人的其他方面就不值得一看了,足见其对德的重视。
(二)“能”强调要有真才实学。指出:“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卫灵公》)
(三)“惠”即惠民。而惠民的条件是“执事敬”,即要忠于职守,勤政廉政,不谋私利。因此他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敬其事而后其食”(《卫灵公》)要求为官者,要“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四)“恭”,即庄重谦和,因为“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学而》)
(五)“宽”即宽宏大量。因为“宽则得众”(《阳货》)
(六)“信”即取信于民,待人诚信。因为,“上好信,民莫敢用情”(《子路》),“信则人任焉”。(《阳货》)
(七)“勇”即勇敢。因为“勇者不惧”(《宪问》),但“勇”却要以“谋”为基础,要有勇有谋:“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八)“恕”即推己及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三、礼治,是实现“为政以德”的根本保证
礼治,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具体施政纲领,更是“为政以德”思想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在孔子那里,“礼”是建立在对人及人类社会关系的理性认识之上,制约人的一切社会行为的总则。他认为,人的生命,不徒是自然生命或生物生命,还有理性生命,即先天的,内藏于自然生物生命之中的“仁义”之心性。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一切善端的源渊。而以血缘亲疏为纽带的人伦关系,以及由此所派生的一切社会关系,包括等级统治关系,正是表现人的理性生命,约束人的一切行为,维系人类社会秩序的最基本的自然法则,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群居生活情态的根本所在。人类的这个自然法则,便是“礼”,是当政者的政治纲领和政策依据。当政者的一切典章制度、施政措施,必须以维护“五伦”为核心,以体现“仁”,弘扬“仁”为目的。这可以看做是孔子的立法思想。在孔子看来,人类社会,无论是天子庶人,都应以“礼”修心养性,努力克制自己的私欲杂念。发扬人的内在善端,以实现“仁”的境界为人生最高价值追求,唯如此,人人才能和睦相处;才能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社会才能和谐安宁。正如荀子所言:“礼者,法之大宗,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朱熹讲的更确切:“礼谓之天理之节文者,盖天下诸有当然之理,但此理无形无影,故作此礼文画出一个天理与人看,教有规矩,可以凭据,故谓之天礼之节文”(《朱子语类》卷四),所以,做人之道,在于发扬善端而尽心尽性,必须遵礼、守礼,以礼节之,而治人之道(即治理国家),则在于弘扬仁道而尽伦尽制,更必须以礼治之,把“礼”这个反映人伦关系,制约人的社会行为的自然法制,上升为政治制度,要求人人遵守。因而他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