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桥梁的加固技术的探讨程力学毕业论文(2)

2013-04-30 02:44
导读:1)不需要破坏被加固的原有结构物; 2)加固工程几乎不增大原结构的尺寸; 3)尽管工程质量要求很高,但施工时并不要求高级的专门技术人员操作;

1)不需要破坏被加固的原有结构物;   
2)加固工程几乎不增大原结构的尺寸;
    3)尽管工程质量要求很高,但施工时并不要求高级的专门技术人员操作;
    4)能在短期内完成加固工程;
    5)几乎可以不改变具有历史价值建筑物的原有艺术特点。
   (4)粘贴炭纤维布加固法
    碳纤维是一种高新材料,它有着优异的力学性能,是在几千度的高温下经特殊工艺制造出的一种高科技产品。用环氧树脂类粘结剂,将炭纤维粘贴锚固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缘或薄弱部位,使其与结构形成整体,以炭纤维布代替钢筋作用,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其特点是[1]:
    1)优异的力学性能。可有效应用于多种形式的结构补强,包括抗弯、抗剪、抗压、抗疲劳、抗震、抗风、控制裂缝和挠度的扩展等等;
    2)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碳纤维片具有极强的抗酸、碱、盐、紫外线和防水能力,具有足够的适应气温变化的能力,外加防火涂料后可以有效地防火。因此,可以大大增强结构对恶劣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延长构件寿命;
    3)材料本身质轻高强。可以不增加结构体积和不改变结构外形,增加的结构重量可以忽略,便于用所需的色彩涂装,而不留补强痕迹,这是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
    4)施工工序简单。可用小型电动工具操作,工种少,用工少,工期短,进度快,更有资料表明能在持续交通有震动的情况下施工,而不影响补强效果,从而大大缩短施工断交的时间,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3.2.2 改变结构体系法
(1)增设纵梁法    
在墩台地基安全性能好、并有足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可增设承载力高和刚度大的新纵梁。当基础承载力不足时,必须对基础采取加固措施。新增主梁与服役梁连接,共同受力,从而达到提高桥梁承载力的目的。当新增主梁位于两侧时,则兼有加宽的作用[3]。
(2)增设立柱或桥墩,使简支变连续,或改桥为涵的改变结构体系法
通过改变桥梁结构体系,如在简支梁下增设支点(墩台),缩短桥跨,或把相邻两跨简支梁加以连接,从而使简支梁变成连续梁。对于小桥,还可采用改桥为涵的形式,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前者,一般为临时通过重车的应急措施,后者则必须视通航及排洪灌溉而定。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新建桥梁不断涌现,而原有桥梁也在不断地老化。服役桥的加固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而又复杂的工作,它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及涉及到的问题很多,从某种意义上,无论是技术改造方案的拟定与设计计算,还是技术改造的具体实施,都是值得人们不断地去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文渊,桥梁维修与加固[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
[2] 李有丰,桥梁检测评估与补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3] 李亚东,既有桥梁评估方法[J],铁道学报,1997年
[4] 张书廷,服役桥评定和现有桥梁承载力的探讨[J],国外公路,1984年

上一篇: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探讨当今住宅景观设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