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五、黄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为了有效的利用水资源,促进的发展,构筑与节水型相适应的水资源体系。必须运用、工程、技术、经济手段,培育和强化公众节水意识,建立健全适应黄河三角洲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两套指标,形成完备的、运行机制和体系指标,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保障。
(一)加强现有设施的配套和更新改造开辟资金渠道,使水利工程设施发挥应有的效益为水利良性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以水定产。根据水权总量,依据现状和未来水资源承载力,科学制定好黄河三角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实行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以水定规模、以水定灌溉面积、以水定发展。
(三)定额管理。依据水权总量,核定单位产品、、灌溉面积的用水定额和基本水价。以定额核总量、总量不足调结构,定额内用水执行基本水价,超定额用水加价收费。
(四)城乡一体。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实行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
(五)加大水价改革力度,实行水价的调控机制,完善水利工程的收费制度,国有水管单位的水费应用于水管方面的开支,以及工程维护改造。现有法律、法规等政府规定的政策性收费,应尽快到位,并足额收取,政府不得无端平调或将水费收入挪作它用。
(六)加快水利管理的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通过增加科技收入,加大水利管理的科技含量提高工程效益,加强水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继续培训使水管人员的素质、工作技能得到提高,进行目标管理,是量考核,技术规程规范化。
(七)抓好水管部门的内部机制转变,加强水利工程资产管理,通过有效管理机制的提高实现水利工程固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
(八)发展节水型,节水型工业、将现有的水资源有效利用、科学计划、管理和保护,使复杂的水利管理体系走向科学化、正规化,以达到有效利用水资源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的目的,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总之,我们要认识到淡水资源的有限性,认识到水资源的危机,着力探索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合理有效地利用和配置黄河水资源、促进黄河水利事业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供水价格管理思路。进一步强化节水措施,加强工程物质保证,增强法律保证,坚持水资源统一管理与科学调度,努力克服目前灌溉管理水平较低、制体混乱、组织松散、工程残缺不全,用水浪费的现象。强化管理,树立水的商品观念,健全各种规章制度,逐步实现节水管理的规范化。同时也要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现有的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尽快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健全水权制度,形成有效地水价形成机制,加强总量控制,严格定额和需水管理,实施水量统一调度,加快工程节水,重视经济和科技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全民节水意识,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好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淡水资源,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