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玉溪市红塔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2)

2013-06-06 02:24
导读:通过以上分析资料,在此提出以下思路: 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烟草兴市、生态立市、强市”的要求和建设“三湖”生态城市群的总体思路,“十一五”期

  通过以上分析资料,在此提出以下思路:
  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烟草兴市、生态立市、强市”的要求和建设“三湖”生态城市群的总体思路,“十一五”期间把玉溪市主城区建成全国生态城市以及红塔区区委区政府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率先在云南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全面分析红塔区,特别是主城区周边水资源的现状,用科学的发展观,合理配置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为将红塔区建成经济发达、繁荣、山川秀美、安居乐业的最适宜人居住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提供供水安全保障。
  在此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无论何种用途的供水,均应提倡节约用水。以用水为例,一方面农业缺水,另一方面用水浪费现象又普遍存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而先进国家已达70%~80%以上。我国单方水粮食生产能力只有1 kg左右,而先进国家为2 kg,以色列达2.32 kg。我国目前采用喷灌、微灌等先进措施的灌溉面积仅占总灌溉面积的2%,而有些发达国家占灌溉面积的80%以上,美国的喷灌、滴灌为1.65亿亩,占灌溉面积的一半。我国目前已建的防渗渠道工程为55万多km2,仅占渠道总长的18%。从国外和我国各地的实践经验看,凡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都可获得十分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农业灌溉节水潜力巨大,通过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无疑是解决农业用水危机,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目前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渠道防渗、管灌、喷灌、微灌等不同类型,目的均为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其中,相对于其他灌溉方法而言,微灌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节水灌溉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以低压小流量出流将灌溉水供应到作物根区土壤,达到变土壤灌水为作物灌水,实现局部灌溉,精细灌溉,其水的有效利用程度最高,约比地面灌节水50%~60%,增产20%~30%,比喷灌省水15%~20%,但微灌的工程也高。我国自1974年首次从墨西哥引进滴灌技术,迄今已走向快速发展的轨道,“九五”期间共发展微灌面积210万亩。微灌的方式也从最初单一的滴灌发展成为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流灌和渗灌等多种方式的灌水技术,主要应用于温室大棚、果园和花卉等高产出经济作物的灌溉上;部分干旱缺水地区利用窑窖蓄水,在大田粮食作物灌溉上也使用滴灌技术。目前,在实践中形成完整理论并广泛使用的微灌技术主要有滴灌和微喷灌。就红塔区实际情况来看,在南片及缺水山区可普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据以上思路,红塔区在以后对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在充分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现有供水设施、饮水安全及供用水现状,采取有效措施,以水资源综合配置为目标,提出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建设项目及内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可持续支撑。
  具体来说,应遵循的原则为:
  ①以人为本原则:着重保障各水平年居民正常生活用水,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水资源量的合理配置,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③全面规划原则:贯彻“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的水资源供给方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④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发展的原则:解决区域发展和人饮供水保障中的突出问题。⑤优水优用的供水原则:对分质供水进行研究,提出分质供水的可靠性和可能性,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矿企业的用水、农业用水及人饮供水按不同水质进行分质供水。
  以上所提几方面原则,关键点在于规划设计阶段,在此阶段,对水资源的综合配置设计应融汇前瞻性的设计理念和科学规范的设计意识,真正体现设计是工程建设灵魂的永恒主题,以达到经济有效的预期目的。就红塔区实际情况来说,目前根本问题是水质性缺水,而不是资源性缺水。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应注重开发与保护兼顾,加强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加强开发前的规划设计,以保护滴水如油的水资源。
  
  参考文献:
  
  [1] 田志忠.玉溪市红塔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对策[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0,(6).

上一篇:试论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原则及主要对策措施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