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搅拌桩体的施工作业过程质量检验包括桩位、桩顶、桩底高程、桩身垂直度、桩身水泥掺入比、搅拌头上提喷浆的速度、浆液水灰比等每桩施工作业全过程的检验。
搅拌桩防渗墙墙体的质量检验方法主要采用钻孔取芯检查,开挖检查和围井检查。
钻孔取芯检查在施工28天后,采用钻机抽芯取样检验水泥土的单轴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及抽芯样的完整性评价。堤线每100m抽检一孔,并回填水泥砂浆封孔。
开挖检查与围并试验:沿堤线每隔1km开挖一处,每处长10m,深2~3m。合格标准:墙体的外观质量好,无蜂窝、孔洞;防渗墙与桩间搭接、墙厚满足设计要求;防渗墙整体性强。
若开挖检查发现水泥土强度不足,应将软弱部分挖深,回填混凝土或砂浆。
在各开挖部位作围井注水试验,围井深按监理人员指示,检测渗透系数。合格标准:渗透系数k小于5×10-7cm/s,抗压强度大于1mpa。
二、多头深层搅拌防渗墙技术应用实例
1.工程基本概况
塘埠口险段位于黄坡区鲁台镇以南约2km处,为滠水东堤的一部分,起止桩号为1+650~2+300,全长650m。该段堤堤顶高程32.00m,堤外压浸台高程为25.oom,宽度10~15m,堤内压浸台主高程27.oom,宽度30m,堤内地面高程24.50m左右。
2.工程地质条件
按岩土层成因时代、沉积特征及工程地质性状进行土层分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厚2.36m、粉质黏土3.76m、粉细砂4.33m、粉质黏土9.96m、砾砂4.9m,最下部为强风化泥岩。
3.防渗墙设计要求
据上述地质条件采用多头深层搅拌防渗墙技术进行处理,它能够完全封闭透水层的渗透通道,从根本上解决渗透变形问题。从地质报告可以看出,堤基下埋藏有两层透水层,即粉细砂层和砾砂层,要达到理想的渗控效果,截渗墙必须穿过砾砂层到达强风化片岩0.2m;防渗墙墙体厚度为330mm,选用钻头直径为¢400mm;墙深范围为11.o~22.1m。对墙体的技术要求如下:
(1)采用不低于425#的矿渣水泥。
(2)掺入的水泥用量、外加剂用量、水灰比,需由材料试验室根据防渗和强度要求试验确定配合比。
(3)相邻墙施工间歇不超过24h,墙体的有效厚度不得小于330mm。
(4)墙体的垂直度误差不大于1/300h(h为设计墙深)。
(5)墙顶中心线允许误差为±30mm。
(6)墙深偏差不大于200mm。
(7)墙体的渗透系数k应小于10-6cm/s,抗压强度应不小于0.3mpa。
(8)龄期达到后,选取1%~2%的墙体进行开挖,检查墙体的外观质量、搭接质量、整体性等。
(9)在墙体钻孔取样作抗渗和强度试验。
(10)采用合格的措施检查墙体的均匀性和整体性。
4.防渗墙质量检测
按照《防渗墙技术》第六条质量检验进行检测。
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抗压强度大于2.6mpa,渗透系数小于2.9×10-7cm/s,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的“抗压强度大于o.3mpa,渗透系数小于10-6m/s”。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