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库区生态林调查与研究(1)程力学毕业论(2)
2013-10-23 01:12
导读:2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2.1林地利用现状 据近调查,流域内林业用地571.9万亩,占流域区内总土地面积的59.9%,其中有林地421.4万亩,占林业用地的73.7%;疏林
2 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2.1林地利用现状
据近调查,流域内林业用地571.9万亩,占流域区内总土地面积的59.9%,其中有林地421.4万亩,占林业用地的73.7%;疏林地16.1万亩,占2.8%;灌木林地63.4万亩,占11.1%;未成林造林地21.3万亩,占3.7%;苗圃地0.36万亩,占0.06%;无林地49.4万亩,占8.6%。森林覆盖率50.8%。
2.2森林资源现状
该区域林分面积374.7万亩,占有林地面积421.4万亩的88.9%,林分活立木蓄积711.6万m³,占总蓄积93.7%。其中用材林109.7万亩,蓄积187.0万m³;防护林257.8万亩,蓄积483万m³;薪炭林7.3万亩,蓄积41.6万m³。商品经济林46.4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11.0%。
2.3生态建设情况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社会安全,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丹江口水库作为亚洲第一大人工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其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森林生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造林就是造水。近年来,国家已将丹江口水库生态建设纳入长江流域防护林重点工程区(两湖一库),地方各级政府,也把库区流域生态林建设放在重中之中的位置,,坚持退耕还林,禁止陡坡开荒,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已初步取得较好的成效。2000年以来,库区流域已累计投入造林资金19108万元,共完成大面积造林93万亩,其中进行世行贷款造林15万亩,亚行贷款造林3.8万亩,长江防护林11万亩,退耕还林39万亩,飞播造林20万亩,封山育林3.7万亩,完成四旁植树1372万株,义务植树867万株。同时,引种了一批优良品种,采取先进的实用技术,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开展不同的造林模式研究,增强了库区生态林的水源涵养和防护功能。例如淅川林椒(小辣椒)、林药(黄姜)、林草(龙须草)造林模式已在库区全面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西峡、邓州等地引种的107速生杨、桃树、日本甜柿和美国杏李等优良树种都起到较好的生态防护功能。在大力发展造林绿化的同时,各地还积极推进环保治理,陆续关停50多家污染重的企业。目前,已初步改善了库区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亩以上。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3 存在问题
3.1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乱砍滥伐林木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多年来,人们对库区的生态建设认识不足,急功近利,取之林多,用之林少,乱砍滥伐现象时有发生,致使有限的森林资源分布极为不合理,大部分分布在深山区的河流源头的林分长势不好,森林生态系统呈现结构与功能退化状态,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濒危珍稀动植物受到威胁,生态防护效益低。而地处浅山、丘陵、平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大,垦植指数高,毁林开荒,陡坡种植。浅山、丘陵区植被稀疏,土壤凝固力差,不少地方地表裸露,提供了大量的泥沙源,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大量泥沙沉积库区。
3.2林种结构不合理,生态防护效益差
据流域内统计,在421.4万亩现有林面积中,确定为防护林的有257.8万亩,占61.1%,一些地方对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分类经营的措施还没有得到认真落实,造成林木继续采伐利用,严重影响了森林的整体防护功能。在造林树种上,片面的强调省工、省钱、防护功能差的如侧柏、花椒仍被确定某些地方的主栽树种,由于树种结构不合理,营建的标准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较差。同时,林种面积组成中,中幼林面积偏大,占90%左右,有的林间间作农
作物,耕作次数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3.3资金投入不足,生态建设步伐缓慢
流域内目前规划的天然林保护、宜林荒山造林、环境保护与治理等任务很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库区内重点县淅川又是国家级贫困县,自身财力有限,加上各级政府投入不足,同时,库区现仍有65.5万亩荒山需要绿化,近20万亩坡耕地需退耕还林,大量的稀疏林、残次林需要改造,任务非常艰巨。
3.4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
大学排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发自然资源的活动更加频繁。乱砍滥伐森林资源。开山炸石、变更林地用途等,使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目前,保护和发展林业,建设绿色屏障,是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已被多数人们所认识,同时利用库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成为时尚。这些都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库区生态环境带来潜在的问题和危机。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