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枢纽泄水过流面检修方法(1)程力学毕业(2)
2013-11-27 01:01
导读:3混凝土过流面修补方法 3.1修补标准 3.1.1混凝土面磨损修补 (1)磨损深度小于1cm,混凝土小骨料有磨蚀、中骨料少量出露、但表面砂浆层大部分未冲蚀的
3 混凝土过流面修补方法
3.1 修补标准
3.1.1 混凝土面磨损修补
(1)磨损深度小于1cm,混凝土小骨料有磨蚀、中骨料少量出露、但表面砂浆层大部分未冲蚀的一般不修补。
(2)磨损深度1~3cm,混凝土表面砂浆层及小骨料大部分磨蚀、中骨料部分出露,根据磨损面的形状和大小采用环氧砂浆或铸石砂浆等修补材料修补。
(3)磨损深度大于3cm,混凝土中骨料大部分出露、磨损面起伏不平、有冲沟槽,应采取表面处理和结构加固措施,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或铸石砂浆等修补材料修补。水下修补材料采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pbm聚合物混凝土或水下环氧混凝土等。
3.1.2 混凝土分缝磨损修补
(1)分缝面磨损深度小于1cm的不处理。
(2)分缝面磨损深度大于1cm的作局部修补处理,分缝面磨损深度大于2cm以及周边混凝土面已有较大面积磨损的须作基面修补及分缝面复原修补。
3.1.3 橡胶带隔离伸缩缝的磨损修补
(1)伸缩缝上橡胶带磨损深度小于1cm的一般不修补。
(2)伸缩缝上橡胶带磨损深度大于1cm的,须进行缝面复原修补以及橡胶带填补修整。
以上磨损面修补时,修补面应压实、抹光,修补面与周边混凝土基面要平顺连接,修补面升跌坎不得大于0.5cm,对超过0.5cm的升跌坎宜修补成1∶20的缓坡。
3.2 主要修补材料和修补方法
(1)高强度抗冲耐磨混凝土
高强度抗冲耐磨混凝土采用525#纯熟大坝水泥、河砂、0.5~2cm的骨料、水、外加fdn减水剂拌和而成,混凝土标号可达c50以上,有较好的抗冲磨能力,主要用于冲蚀磨损深度大于5cm、磨损面积较大的混凝土过流面的修补。
(2)水泥铸石砂浆
水泥铸石砂浆采用525#纯熟大坝水泥、辉绿岩铸石砂、水、外加一定量减水剂,拌制后堆放一段时间后再使用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具有很好的抗冲磨能力,主要用于磨损深度2~5cm、磨损面积较大的过流底板面或磨损深度大于5cm的局部坑槽修补。在闸室抽干、修补大面积底板磨损面时,采用水泥铸石砂浆修补其水泥、砂、铸石的配合比为1∶1∶2,并掺入适量缓凝减水剂。在沉柜内作底板修补或低洼磨损面修补时采用水泥铸石砂浆修补,为了加快砂浆初凝,防止渗水影响,铸石砂浆中可加入2%重量比的sh外掺剂。
(3)环氧砂浆
由环氧树脂、稀释剂、增韧剂、固化剂、偶联剂以及石英砂、铸石砂、金刚砂或河砂等惰性填料(根据修补部位选用)配制而成。环氧砂浆与混凝土面有很高的粘结强度和优良的抗冲耐磨性能,主要用于流速较大的过流面修补。例如:泄水闸、冲沙闸闸室的侧墙和底板,闸门槽及底槛,机组蜗壳以及尾水管过流面上的局部冲坑、沟槽或分缝磨损可采用环氧砂浆修补。环氧砂浆配方见表1。
(4)水下环氧混凝土
水下环氧混凝土由hk963水下环氧树脂,配以干净河沙、碎石制成。基本配方(重量比):hk963a400kg、hk963b100kg、中粗沙450kg、碎石450kg、增韧剂25kg,水下环氧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大于40mpa。
(5)pbm聚合物混凝土
pbm聚合物混凝土由pbm-a、pbm-b聚酯树脂、促进剂和引发剂与骨料拌和制成。基本配方(重量比):pbm(a+b)17%、中粗沙40%、碎石33%、促进剂0.25%、引发剂0.25%,pbm聚合物混凝土抗压强度大于40mpa。葛洲坝枢纽过流面检修工程已多次使用pbm聚合物混凝土(砂浆),实用表明:pbm聚合物混凝土具有在常温下或水中快速固化、自流平,固化后抗压抗折强度高、粘结力强、抗冲耐磨性能好等、特别适用于水下或潮湿状态下的混凝土面修补。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6)环氧橡皮粉胶泥
环氧橡皮粉胶泥由环氧树脂、稀释剂、固化剂、偶联剂、增塑剂、弹性和惰性填料拌制而成,是一种弹性好、强度也比较高的柔性材料,主要用于混凝土的伸缩软缝修补。环氧橡皮粉胶泥配方见表2。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