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1)程力学毕业论文(2)

2013-12-14 01:02
导读:3、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技术途径 3.1〖跎傥扌д舴 降低无效蒸发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重要技术途径,具体是减少土壤蒸发和作物奢侈蒸腾。据估算,

3、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技术途径

3.1〖跎傥扌д舴

降低无效蒸发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重要技术途径,具体是减少土壤蒸发和作物奢侈蒸腾。据估算,半干旱区蒸发量占降水量的55—65%,相当于作物总耗水量的1/4—l/2,所以,减少土壤蒸发成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重要途径。为了减少土壤蒸发,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采用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实践表明,地膜覆盖不仅具有增温保湿、保墒提墒、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种子萌发,促进作物早出苗、出壮苗且早熟高产。地膜覆盖的作物同不覆盖相比,一般增产20—50%左右,而且产品的质量也有一定的提高。秸秆覆盖是一种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效益明显的节水技术,它具有改土培肥、保持水土和增产效果明显的特点,据有关实验,砂壤质和中壤质连续覆盖后,土壤有机质由0.88%、0.94%逐渐增至1.06%和1.17%,农田冬闲期秸秆覆盖减少土壤蒸发48%,冬小麦夏闲期秸秆覆盖一般增产10—20%,干旱年份达50%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48—0.85k8/m3。减少奢侈蒸腾在干旱时叶面喷洒黄腐酸可使小麦水分生产率提高15.5%。

3.2 调整种植结构,开发培育节水高产品种

由于品种的差异,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kg/mm.亩)存在较大的差别,如冬小麦WUE为1.03(山西屯留,1989)、春玉米为1.61(山西屯留,1988),春谷子为0.75(山西屯留,1989)、春小麦为0.45(内蒙古武川,1989)、马铃薯为0.79(内蒙古武川,1987)。有关资料表明,通过调整作物布局,建立适应抗逆型种植制度,一般可使农田整体WUE提高O.15 0.26kg/m3,增产15-30%。从总的情况来看,玉米等碳4植物比小麦等碳3植物水分利用效率高,根据区域和种植区的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对提高农田整体水分利用效率是非常有利的。

值得说明的是,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布局调整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将水分利用效率和市场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增效增收的目的。

节水高产品种的培育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培育抗旱增产品种是现代作物育种的一个新方向,也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不可缺的举措。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品种染色体基因图的绘制,使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实现作物基因的重组成为可能。一些品种没有将抗旱和增产有效地结合起来,出现了抗旱不增产或者增产不抗旱的情况。所以,开发培育节水高产品种,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我们必须利用现代技术,如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克隆或者发现抗旱增产基因,为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作出更大的贡献。

3.3 节水高产施肥、培肥技术

“以肥调水”技术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研究结果表明,作物的产量与温度、光照、水分、肥料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作物的需水量与肥力相互耦合,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关系。表l是不同施肥水平作物产量(Y)及水分利用效率(WUE)。

表1 不同施肥水平作物产量(Y)及水分利用效率(武川)(公斤/亩,公斤kg/mm·亩)

从表可以看出,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作物的产量与肥料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水分利用效率却表现出倒U型,最大的WUE值并非出现在超高肥阶段,而是出现在高肥区。尽管不同实验区所得结果略有差异,但所表现出的通过调肥可以获得较高的WUE结论是一致的。

此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通过调节土壤肥力可以获得较大的WUE。由于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水分是影响作物生长主导限制因子,因此,可以通过以肥调水,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效率。各地区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寻求以肥调水的最佳方案,在实践中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4 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制度

节水灌溉制度是农业高效用水的基础,它针对农作物的生理特点,通过灌溉和农艺措施,调节土壤水分,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实施促、控结合,以获得最佳经济产量的灌溉方式。

实践表明,各种农作物不同发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有很大差异,并非全生长期都要求土壤湿润才能稳产高产。一般而言,在作物营养生长盛期和受粉、受精期需水量较多,而在苗期和营养生长结束,生殖生长开始阶段,可以适度水分亏损而不减产。许多旱作物苗期保持较低土壤含水量,可以促进根系深扎,为充分利用土壤水奠定坚实的根基:成熟期为了防止倒伏,保持较低土壤含水量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开展节水灌溉的理论基础。此外,节水灌溉具有投入低、见效快、适合我国国情的特点。

以冬麦为例,如冬前生长旺盛,分蘖已达到产量要求的成穗数,则在春季返青的拔节前期不应灌水,以抑止无效分蘖,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无效消耗。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所在山西夏县的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浇3水(127m3/亩)处理,亩产256.41kg,浇5水(220m3/亩)处理,亩处理272.4kg,仅低5.9%,但节水93m3/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O.24-O.28kg/m3。河北省的试验也说明了类似规律,过去小麦要灌水5~7次,实施节水灌溉以后,现在仅灌2~3次,产量有增无减。近年来许多地方水稻栽培实行“浅湿晒”的灌溉方式,或“控制灌溉”方式,都达到高产省水效果,证明科学的节水灌溉制度是高效用水的基础。

3.5 积极发展研究农业节水高新技术

节水农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最终依靠科学进步来实现,特别是高新技术,它代表了节水农业发展方向,是中国农业能够在21世纪跨入世界前列的重要支撑力之一。它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信息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化学节水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管理技术、灌溉新技术以及低水耗高产农业的综合技术等以化学节水中黄腐酸(FA)为例,它是一种理想的抗旱剂,它以黄腐酸为主要原料,并配以植物所需的30多种元素生产出的旱地龙,已经在全国推广1000多万亩,使用此产品可使作物增产10-15%,节水20-30%,投入产出比为1:15,经济作物则达1:20以上。依靠科技进步,减少农田蒸发和作物奢侈蒸腾及增加产量,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我们长远的奋斗目标。

4、结束语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关系到21世纪中国人能否养活、养好16亿人口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政治高度处理这个问题。我们的目标是利用农业4000亿立方米左右的水,生产出16亿人口所需要的富裕的餐桌食物,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掀起一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革命势在必行。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与补偿(1)程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