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资源百亿保障工程改革探讨(1)程力学(2)
2014-04-06 01:00
导读:③BOT方式是推动水资源开发利用产业融资体制改革的有效形式,是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向我省经济不发达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建设市场转移
③BOT方式是推动水资源开发利用产业融资体制改革的有效形式,是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向我省经济不发达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建设市场转移的重要方式。
④对项目业主来说,由国内外私营部门投资,减少了业主(政府)借债和还本付息的责任,项目融资的所有责任都移交到私营合同商身上,因而业主可以避免因某一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背上财务负担。
(2)新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手段。
①BOT项目中,项目公司作为工程主体,全面负责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资金筹措、工程建设、运营管理,使得项目投资主体与运作主体相统一,从根本上解决了水资源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委托代理成本”问题。
②BOT方式可降低政府在水资源开发建设中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它将项目投资主体与项目运作主体合二为一,政府只负责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建设结果的监控,大大降低了监督成本,而将质量风险转移给了项目公司,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
③BOT工程建设有利于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BOT项目贷款控制严格,而且私营企业为了减少风险,获得更多收益,会主动加强管理,控制造价,防止业主国际公共建设资金超支现象发生,业主也可因此获得宝贵的管理经验。
(3)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化、市场化的有效方式。
①BOT方式可改善并明晰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产权结构,明确政府(特许经营权授予方)、项目发起人、项目公司、运营公司之间的职责,形成水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经营管理机制。
②BOT方式可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改善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力度,有利于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企业的自律行为。
③BOT方式可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科学管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产业良性发展。
中国大学排名 2.3 对已建的水资源百亿工程采用TOT模式
2.3.1 水利工程应用TOT方式的可行性
TOT融资方式只涉及经营权转让,不存在产权、股权之争。准公益性水利项目涉及到公众消费者的安全和利益,政府有明确的责任负责投资建设。而采用TOT方式融资,转让的只是特许经营期内的经营权,不涉及产权、股权这一敏感问题的要求。保证了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控制权,易于满足我国特殊的经济及法律环境TOT项目的特许期是固定的,不存在投资者永远占有的问题。因此,期满时政府将收回项目的一切经营权,TOT方式项目融资在政策上和法律上都是可行的。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体制的重要政策,初步确立了市场条件下投资的风险约束机制和投资管理机制。从而为TOT项目融资方式的成功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中共中央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公益型项目由政府财政统筹安排,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决定》为社会资金进入水利事业提供了思路。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经营性的公益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我国水利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政府继续鼓励境内外资本进入水利事业。准公益性水利项目中可经营性资产的产品市场稳定,有可靠的收益前景,再加上利用TOT模式投资风险小,见效快,这都是利用TOT模式对准公益性水利项目进行项目融资的可行性因素。
2.3.2 TOT融资模式应用水利工程优点
(1)从我国水利工程发展的现状看,单纯依靠国家投入资金的增量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水利的需求。特别是随着专业银行的商业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的形成,水利事业要在保持资金增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努力盘活现有国有资产存量,把“死”资产变成“活”资金,实现存量资产的重组和流动。因此,TOT融资方式符合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方向,有利于加快水利事业改革的步伐。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2)有利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减少政府财政压力。采用TOT方式进行直接融资,政府将所建成的水利工程经营权转让,根据特许经营权协议,直接从外商那里融资,不会增加政府外债规模和财政负担,同时也分散了政府投资风险。
(3)有利于提高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提高项目的运行效率,使得该项目的效益达到最大化。首先,TOT投资方式中的投资者在购买现有资产后,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动机通常会使投资者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拓展资产的规模,提高赢利能力。这有利于这部分资产的保值增值。其次,TOT投资方式引入私营集团来运营、管理基础设施,往往会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许多私营集团具有丰富的运营经验、专业的管理队伍、先进科学的管理方式,这对改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大有裨益。因此采用TOT融资方式引入境内外投资者,可以打破国家对的垄断经营状态,有利于逐步建立起开放、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进程。
因此在水利项目中利用TOT方式进行融资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可以为水利建设提供新的资金来源,提高资产的经营效率。
3 结论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提出供水工程的布局、规模、标准、水价等建设管理标准,把整个供水工程推向市场,通过竞争方式确定建设、运营、管理模式,鼓励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BOT、TOT等多种方式进行建设和管理,提高水资源百亿保障工程运营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耀祥.项目融资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水利经济,2006,(4).
[2]@张汉亚.我国水利投资和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水利,2006.
[3]@张新勇.西部农村水资源开发中BOT方式的政策分析[J].山西建筑,2007,(3).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