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防洪效益综合分析(1)程力学毕业论文(2)
2014-04-18 01:00
导读:三、洞庭湖防洪效益的的制约因素 洞庭湖是长江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年的洪灾之年都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对于确保长江下游大中城
三、 洞庭湖防洪效益的的制约因素
洞庭湖是长江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年的洪灾之年都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对于确保长江下游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由于洞庭湖水系复杂、水流紊乱,治理难度大,从而严重的制约了防洪效益的发挥,经综合分析存在以下问题。
1、洪涝灾害频繁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洞庭湖区是洪灾频发地区,洪水造成的大灾小灾不断,频繁的洪涝灾害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洞庭湖在大水之年经常发生溃垸,湖垸互换,对洞庭湖历年的洪灾统计情况表明,1950年~2000年的51年中,发生溃垸的年份有35年,高达68.6%,51年间共计溃垸受灾面积1093万亩,年平均溃垸面积24.4万亩,其中1996年溃垸面积123万亩;1998年溃垸面积106万亩,往往当地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成果因洪水而毁于一旦,频繁的洪涝灾害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洞庭湖防洪体系薄弱,难以从根本上保证防洪效益的发挥
2.1:防洪体系由堤防、水库、蓄洪垸组成,洞庭湖防洪体系中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湘资沅澧四水上游仅有一座以防洪为主的水库,即澧水上游的江垭水库,后虽经过重新规划,但防洪库容也只有30~40亿M3,防洪库容明显不足,汛期滞蓄洪水能力有限, 制约防效益发挥。
2.2:洞庭湖区共安排蓄洪垸24个,蓄洪库容约为160亿M3,但有计划的分蓄洪水困难,蓄洪区建设的目的就是有计划的分水,在洪水上涨威及重点堤垸、长江中下游大中城市安全时,蓄洪垸必须蓄洪降低水位确保重点,但在实行计划分洪时难度大,主要是蓄洪垸安全建设没有跟上,不具备运用条件,如果启用的话,老百姓损失太大,一启用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如96、98年堤垸都是因承受不了高洪压力而自动的跨,主动蓄洪很少实施,由于蓄洪垸安全建设没有实施,很难从根本上发挥蓄洪垸的蓄洪削峰作用。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2.3:洞庭湖现有一线防洪大堤3500多公里,堤防标准低,病险多,湖区绝大多数堤基条件差,多为沙基基础,加之都是在原有老堤上逐年加高培厚而成,质量不好,在高洪水位的长时间浸泡下,堤防经常发生渗漏、管涌、滑坡、崩岸险情,仅98年汛期洞庭湖区共发生险2万多处,几千里一线防洪大堤险像返生。
四、 建议
洞庭湖又称“长江之肾”,是我国最大的调蓄湖泊,为了确保最大限度的发挥洞庭湖的防洪效益,更好的服从、服务于长江防洪大局,建议进一步对洞庭湖进行综合治理,在治理过程中应科学规划、统筹考虑,全面协调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上中下游关系,具体建议如下。
1、 洞庭湖治理应纳入长江整体规划
洞庭湖是长江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关乎长江中下游大局,洞庭湖不仅是湖南的洞庭湖,而且还是全国的洞庭湖,洞庭湖治理不仅关系洞庭湖区的局部利益,而且还关系长江中下游的整体利益,因而对于洞庭湖的治理应纳入长江流域整体规划,将洞庭湖治理纳入长江整体规划,有利于规划的科学性、全局性,以便更好的服从、服务于长江防洪大局。
2、 加大投资力度,力争治理的长远性、前瞻性
经过国家对洞庭湖的一、二期治理,湖区的防洪标准得到了较大提高,但目前对于洞庭湖的治理还仅仅是局部性治理,还没有进行全局性的水系综合治理,因而治理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比如这儿的河道太窄了、卡口了就疏宽,让水流过得大些;河道中的滩地高了,就把洲滩挖掉,治理没有长远性、前瞻性,治标不治本,建议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力争治理的长远性、前瞻性。
3、 加强生态环保意识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洞庭湖治理应加大生态环保意识,大力加强水污染防治力度,以实现洞庭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可以利用洞庭湖的深厚文化底蕴开发洞庭湖生态旅游,为洞庭湖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 结论
总之洞庭湖是长江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年的洪灾之年都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大大提高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确保了长江下游大中城市防洪安全,大大增加了洞庭湖区及长江下游广大群众社会生产、生活的安全感,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所有这些效益都是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因而对于洞庭湖治理应立足长远,不可急于求成,一蹶而就,治理范围广是一个庞大而又系统的综合性工程,在治理过程中应因势力导,具有科学性、全局性、前瞻性、长远性,综合考虑上中下游关系,以确保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洞庭湖的防洪效益,更好的服从、服务于长江流域整体防洪大局。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