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3 楼、屋面板问题本工程楼、屋面板除卫生间厚90mm外其余均厚120mm,实际最大板块仅3450mm×5500mm,板厚可取110至100mm,其余板块除卫生间外均可取厚100mm.总体看,楼、屋面板混凝土及钢筋均存在浪费现象。
3.4 基础问题
(1)本工程无地质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无地质资料不得进行设计及施工。
(2)本工程“根据临近已建建筑物情况和业主要求”,采用φ500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C20,有效长度32m的桩14根,单桩承载力420kN,有效长度35m的桩16根,单桩承载力460kN,承台梁截面350mm×(800至1000)mm,柱子放在承台梁上。按该设计,桩总承载能力〔N〕=420×144+460×16=67840kN,房屋总重量W=82503kN,〔N〕/W=67840 /82503=0.822<1.0,不满足要求。
3.5 构造问题
(1)抗震规范或高规第5.2.16条规定,三级框架的柱箍筋最小直径为8,本工程全为6 ,且配箍率太低,均不符合规定,当柱截面为350mm×450mm及450mm×450mm时,箍筋最大肢距为400mm,超过不宜大于300mm的规定。
(2)抗震规范或高规第5.2.34条规定,三级框架的梁端加密区箍筋最小直径为8,最大间 距hb/4=(300—500)/4=75—125及150,现框架纵、横 梁箍筋均为6,梁端加密区箍筋间距也大部分为@200,不符合要求。
(3)二层楼面按建筑图每间均有楼梯间,但其结构平面布置图中无洞,不知施工时如何开洞 ,洞口大小为1100mm×3500mm及1100mm×2100mm,如洞边不加梁,楼板有可能断裂垮塌。
(4)三至八层楼面有少数板块上有卫生间隔墙,设计说明为“位置自定,做止水线反梁150mm×50mm,内加配2φ12”,此钢筋多数未伸入支座,也未另加小梁,是极不恰当的,存在安全隐患。
(5)10至11轴间有电梯井,但屋面或八层均未设电梯机房,不知施工时如何解决。
(6)本工程柱子型号居然有16种之多,柱子截面尺寸有12种之多,配筋种类也太多,实在太复杂,且易使施工时引起混淆和混乱,实无必要。
(7)设计图中错、漏、碰、缺问题甚多,不胜枚举。
4、讨论
(1)本工程土建设计严重违规,结构体系严重不妥,构件设计及构造错误严重,柱子截面太小、轴压比太大、配筋太小,梁抗弯、抗剪、抗扭承载能力严重不足,梁计算裂缝宽度太大,不能保证建筑物正常安全使用,更不能满足六度抗震设防要求,一些构件又不经济、不合理、浪费严重,设计粗糙,交代不全、不清之处甚多,错、漏、碰、缺严重,图纸质量低劣 ,且无地质资料,本应不得施工。
(2)本工程竣工后,住户装修切忌任意加大荷载或在屋面违章搭建用房。并应进行仔细观察,如发现有异常情况(梁开裂的可能性很大),应进入危房监管程序。
(3)据了解温州地区村镇民房建筑的施工质量也普遍较低,但笔者未闻有此类“框混结构”房屋垮塌的报道。按我国现行设计规范设计的房屋是有一定的安全储备的,其“安全系数”约为1.5至2.5,即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与内力组合设计值之比小于1/1.5至1/2.5=0.66至0.4时有破坏的危险,本工程有很多构件已属于此范围。
(4)国家对民房建筑(特别是农村村镇的民房建筑)的监管应加强力度。如温州地区这种无证设计、违规设计的“框混结构”房屋,可能只有到发生垮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时,有关部门才会出面进行管理,则未免为时已太晚了。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