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坚持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的理念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好环境,是我们面临的最为艰巨的任务之一。每年从城市中所排出的生活污水、废气和垃圾等污染物总量超过了环境容量,且正肆意地破坏着我们周围的环境,有逐年恶化的趋势。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把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积极探索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而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也应认识到,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观念,坚持环境优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改变传统的环境保护模式,从源头上防治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为了起到表率的作用,康居住宅要在建设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的理念,在50年的设计使用期内,把住宅区污染物的排放量降到最低程度。生活污水是水污染的一大源头,对环境有着巨大的破坏作用,但在康居住宅的建设中,可将其视为一种潜在的水源,通过生态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从住宅楼内所排出的污水便可回用于小区的道路清洗、绿化喷灌、夏季的喷水降温和人工湖内等;住宅内冷热水管道最好采用不溶于水、不产生有害物质且可以回收循环使用的PP-R管材、管件系列产品;房屋顶层可安放太阳能接收板,甚至直接将太阳能板作为屋面板,将收集的太阳能用于热水器和小区内照明;房屋内可采用地暖式中央空调,通过地板内埋设的管道,向板外辐射出热量以达到取暖效果,防止居民采用传统的不利于环保的采暖方式;小区内的绿化,应根据各地区的气候特点,选用适宜当地生长的四季常青草作为绿化用草,以维持生态平衡,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小区内可设置一个专门的垃圾处理用房,将生活垃圾全部袋装分类收集,充分回收后,通过生态垃圾处理系统进行分解,避免外运,而将有毒、有害垃圾收集起来交由相关部门进行特殊处理,可最大限度地将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3、创建平安社区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生活条件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自身的安全放在了首先考虑的位置。
为了让业主每天都有充沛的精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受外界的打扰,康居住宅区内应采用多种安全防范措施:封锁所有的周界设施,采用先进的双光束主动红外探测器监控;大门采用简易智能停车系统,可设计为一进一出模式,凭感应式智能IC卡进出;区内交通要精心组织,最好实行人车分流,机动车一律在外围行驶,不得进入住宅区内部;公共场所、主要通道、车库等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的实时监控;主要景观区实行无障碍设计,满足紧急情况下的特殊要求,也能为伤残人士提供方便;每户的进出主门可安装防盗门磁,客厅安装红外探测器和烟感报警器、主卧室安装紧急按钮,形成一个家庭安全联网报警系统,由小区保安控制中心实施24小时监控;区内楼寓应安装防盗电控门和可视数码对讲访客系统进行安全防范。
4、构建和谐社区社会正在不断发展,人们的住宅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的购房人已经开始走“先看环境地段,次看房型功能,再论房价高低”的三部曲,特别是住宅区的绿化率、人文环境、现代化功能设施配置状况等和谐因素已逐渐深入人心。
作为21世纪家园的康居住宅,小区内的环境要优美,设计应强调环境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平面布局需本着节地、美观与舒适的原则,尽可能紧凑简化,立面应注重转折变化、高低错落,使整个住宅区形成各种曲线与几何图形相互交汇的美景;建筑物的排布与户外绿化、水系、游园、雕塑小品应巧妙搭配,形成别具一格的组团绿化与庭院绿化相融合,水景与绿化相辉映的布局,与形式丰富的空间和形态各异的内部结构相呼应;住宅区应传承地域文化、延续城市文脉,以绿为特色,以景为衬托,以家为感召力,以文化为底蕴,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并能体现出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园区内各种雕塑及装饰物应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能体现地方文化的韵味,同时也要具有标新立异的效果,以达到人——住宅——环境的完美融和;此外,小区内的功能设施一应齐全,建设配置供人休闲娱乐之用的会所和能够为业主分忧的幼儿园甚至学校等,并在户外安放各种健身娱乐设施,充分营造出一个完美和谐的人文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四、结束语
社会中的各个行业是因人的存在而产生的,是因人的需要而创立的,那么我们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就理应坚持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历史进步的表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设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康居住宅,不仅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过程,也是当今人们价值观和生活观的体现,康居住宅的发展应该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开发商的支持,通过采用各种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和建设理念等,打造出更加节能、环保、安全、和谐、舒适、健康的住宅小区,开创现代化康居住宅建设新时代。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