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三峡库区城镇设计的生态学方法初探(1)程力学(2)

2014-06-18 01:23
导读:3、广场设计 (1)突出个性特色的设计。 个性特色的创造要求对城镇广场的功能、地形、区位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在城镇空间环境体系中的地位作全面

  3、广场设计

  (1)突出个性特色的设计。

  个性特色的创造要求对城镇广场的功能、地形、区位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在城镇空间环境体系中的地位作全面的分析,在符合区位特点、满足功能需要、协调环境文脉、创造自然生态等方面反复推敲,不断升华,使城镇广场既具地方、时代特色,又与居民生活紧密结合、有机交融。

  (2)结合地形的设计。

  三峡地区新城镇无法形成平坦的大面积城镇广场用地,为了减少广场建设对城镇地形地貌的破坏(甚至引发山地地质灾害),满足城镇现代化的要求以及人们多样生活的需要,其广场设计应利用好坡地,创造出灵活多样、层次丰富的现代城镇空间。

  (3)尺度适宜的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要求一种内聚、安定、亲切的环境,所以,历史上许多好的城镇广场空间D与H的比值均大体在1~3之间。库区城镇规模一般不大,加之其城镇用地条件的紧张以及复杂的地形限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设计尺度宏大、壮观的广场,而是应依据广场的性质功能、周边建筑等确定适宜的尺度,否则,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增加新城建设的经济压力。

  (4)多层次的绿化设计。

  在广场绿化设计手法上,一方面,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气候、土壤、景观要求等具体情况选择相应乡土树种;其二,在绿化配置方式上,应采用群落式的植物配置,提倡生物多样性;其三,应充分考虑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其四,可利用山地城镇广场地形的高差变化,采用多种绿化方式(垂、爬、吊、挂等)构筑立体式的绿化景观,增加广场的空间层次。

  4、滨水区设计

  (1)利用并加强滨水的空气环流过程。

  保护城镇江河两岸的溪沟、湿地,开放水面和植物群落,构成一个连接建成区与郊野的带状开放空间,把河谷风或郊外自然空气引入市区,改善城镇大气环境质量;把沿江绿带与城镇内部绿地系统组成完整网络;降低滨水区建筑密度或将一、二层架空,使滨水区空间与城镇内部空间通道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

  (2)建立江河绿色廊道。

  沿江河两岸控制足够宽度的绿带,在此控制带内严禁修建任何永久性的大体量建筑,并与郊野基质连用,从而保证河流水系作为生物过程的廊道功能;另外,可利用道路绿地、高压走廊、沟谷等防护绿地,线性公园绿地作为联系通道,把水系廊道绿地与其它城镇绿地构成完整的绿地网络。

  (3)自然化的滨水植物设计。

  植物的选择应以地方性的耐水性或水生植物为主;植物的配置应尽量符合水滨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注意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在水滨生态敏感区引入天然植被,建立多种野生生物栖息地等。

  (4)生态驳岸的应用。

  生态驳岸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滞洪补枯、调节水位、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以及构筑完整的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的江河生态系统,抗洪护堤等功能。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后现代(Post-modern)建筑在中国的传播(1)程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