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以上建筑中面对地域自然和气候条件的营造,历经岁月的锤炼而形成的地域技术,是一种质朴、广义的生态设计。其中所体现的“因地制宜”的原则及采用生态设计手段创造环境微气候的思想,是设计中的重要手段。
构造设计学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根据不同的地域气候特征,构建一套相应的建筑构造设计,是建筑领域在不断追求的目标。其基本的思想是:不依赖耗能设备,而在建筑形式、空间布局和构造上采取措施,以改善建筑环境,实现微气候建构。
印度建筑师柯里亚的作品对该设计思想作了有利的注释。为解决干热气候的建筑和通风,柯里亚提出了“开敞空间”和“管式住宅”
前者体现了有影阴的户外或半户外空间更适合于干热地区公共活动的信念;后者把烟囱抽风原理应用于剖面设计中,在底层高密度的住宅群体中,既可创造小型化的阴影户外空间,又有效的解决了室内空气流通问题,并直接产生了直接反映气候特征的建筑形象。
根据冬季与夏季太阳的不同高度角来制定有效的利用阳光和遮阳措施。在住宅建筑中设置阳光间和中心温室,冬季阳光间和中心温室可以充分吸收太阳辐射热量,为住宅提供一定的热量,此时将遮阳百叶拉起,通风屋顶进风口和出风口封闭。
夏季阳光间和中心温室的百叶都是开放的可以遮挡阳光,双层屋顶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百叶在夜间和白天某些时刻是开启的,以带走空气间层中受热的空气避免室内温度过高。
夏季白天阳光底部和顶端的窗户,以及中心温室的顶端窗户是开启的,利用通风带走其中的热量,夜间,开启通风塔顶端的百叶,利用热压效应促进住宅通风,以冷却建筑构件,改善室内白天的热工环境,此外,利用地下风管系统,冷却室外空气,并将其导入中心庭院。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类似的建筑形式:干栏式建筑、平台、通风屋面等。这都是劳动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所创造出的建筑形态,是一种建筑文化的体现。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在气候环境设计上寻找到一种继承文脉的理念思路,因为气候不只是影响建筑的一个自然环境,还与文化息息相关,应该贯彻“形式追随气候的”思想。尽可能的对该地区的建筑文化进行深层次的追求与思考。
具体的方案实例分析
这是苏南地区一住宅小区设计方案,较好的利用地域技术以及建筑构造学,适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征,满足建筑节能的设计思想。
特点
·造型简约,经济适用,节能节水。
·斜坡造型减小了建筑体量,尺度亲切宜人,以天井庭院为中心,取得与传统民居的认同感。
·大进深,小开间,合理分户,节约用地。
·日照充足,自然通风,冬暖夏凉,明橱明卫。
·主客分区,食寝分离,动静分区,居寝分离。
·砖混结构,粉煤灰小型砌块,轻质复合建材,造型简约,施工简易。
·生态型住宅,节约能源,冬暖夏凉。
太阳能的利用
·设置太阳能屋面,将太阳能热水器与屋面结合。
·可翻转双层(低辐射膜)透射玻璃顶的内院天井,(冬季)阳光照射墙体储热升温,形成对流,传导室内空气升温改善室内气候。
通风·遮阳
·屋顶植物构架有效遮挡阳光,降低外墙内表面的温度。
·百叶式遮阳构架起降温和导风作用。
·(夏季)开启天井玻璃顶,组织自然通风达到降温和导风作用。
·厨房、厕所中设置通风管道,加强室内气流流动,使厨房、厕所保持负压状态。
5.4 隔热保温
·因地制宜,使用轻质保温小型砌块砌筑外墙,外加保温粉刷层。
·屋面南坡斜置花草加强隔热效果,同时可有效降低环境辐射热。
·结合太阳能热水器设置双面屋面,阁楼储水箱起保温隔热作用。
5.5 节约用水
·使用节水龙头和坐便器。
·节约并合理利用水源,处理洗浴用水,收集雨水用于灌溉。
结束语
对人居环境的探讨,一直以来都是建筑界所关注的问题。无论在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还是在提高人居舒适度,创造新型的住宅建筑,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面对这个庞大的建筑领域,建筑能耗是显而易见的,微小的能耗变化,都将决定对能源的如何分配。
在不同区位下,采取的节能措施也不尽相同,对地域技术的研究同样是首要面临的关健性问题。本文所提到的几点建议,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要想实现建筑领域真正节能,还需要建筑界同仁们不懈的努力。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