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先导区城建档案管理策略研究(1)程力学毕(2)
2014-08-01 02:09
导读:3.1 现状信息的抢救性编织 从先导区现状来看,绝大部分区域是农村,有些地方与现有城市主体相距偏远,自然地貌保存得比较好。但因为这些地方档案工
3.1 现状信息的抢救性编织
从先导区现状来看,绝大部分区域是农村,有些地方与现有城市主体相距偏远,自然地貌保存得比较好。但因为这些地方档案工作比较薄弱,并没有对现状信息建立档案。在先导区建设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这种自然的面貌可能会转瞬即逝。特别是在这一个广大的区域内,有雷锋镇、坪塘镇、含浦镇等一批极具历史文化特色的名镇,可能在城市化过程中,一下子被城区淹没,变成新城中的“老区”。建议由市政府对这一区域组织航拍,对山丘、河系、湿地、矿区和乡镇等进行重点航拍,对先导区已规划道路沿线进行全程航拍;由市文物和古建筑保护部门对这一区域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进行勘察、编目和评估;由市城建档案馆组织力量对曾国藩墓区、雷锋镇、坪塘镇、含浦镇、环岳麓山等进行集中拍照和录像;建议将上述资料都集中交由市城建档案馆组织专人进行编织整理,专门保管。
3.2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提前介入
基于先导区部分建设工程已经启动的现实,市城建档案馆在建设工程信息掌握和业务交底方面一定要明确专人,主动介入。如果没有及时行使告知的义务,今后建设单位或业主在工程档案编制和报送方面即使做得不到位,也就有了推托之辞。长沙市在上世纪90年代启动高新产业开发区建设时,因为当时长沙市实行建设工程档案保证金制度,而高新区建设工程执行特殊政策,保证金也不用交,基本没有编制档案,到了2000年以后,出现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房屋改扩建没有资料可查,出现安全事故;房屋没有完整手续,产权无法办理;市政工程没有维护资料,交由城管部门后维护管理困难;等等。长沙市城建档案馆在2003年以来,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帮助高新区建立工程档案机构、
培训相关人才,并在工程档案补测补绘上做了大量工作。事实证明,事后的补救工作要比与建设工程同步开展档案编制付出的代价大得多。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意见,先导区建设职能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与市建委对接,包括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而且城建档案也直接向市城建档案馆移交,只是市场管理和项目竣工验收由先导区自己负责。我们一是要主动与先导区发展、规划、建设部门衔接,了解建设工程信息动态;二是由专人负责,对先导区项目进行个性化服务,每一个项目都制定工程档案编制规范要求,并及时去交底,签《告知书》(《
责任书》);三是要与质量监督站和安全监督站联手,加强档案编制检查;四是对已竣工验收的项目要及时催缴档案。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3 建立新的城建档案保管基地,加速城建档案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先导区规划建设规模,当先导区基本建成时,城建档案生成量当是目前长沙市城建档案馆藏量的3倍以上,考虑到市内五区的同步建设发展,20~30年内,长沙市城建档案将会积累到150多万卷,其保管空间将突破30000m2。无论如何,长沙市都必须建设新的城建档案馆,才能应对城建档案工作发展的新挑战。在城建档案工作量猛增的情况下,我们还必须加速人才队伍建设,从编制、人员和经费等方面为事业高速发展提供保障。特别是先导区自己要培养形成一支建设项目档案编制力量,把项目档案编制的基础工作做好、做扎实。如果把先导区规划面积计算进来,长沙市总的城市规划面积已经超过武汉市现有建成面积了,而武汉市城建档案馆现有人员编制在70人以上。比对分析,今后几年必须对长沙市城建档案馆进行增编增人,并同步增加事业经费。在新馆建设前,我们应大力推进档案数字化,精简项目档案内容,降低纸质载体收集比例,充分节约库房空间。目前,北京市城建档案馆实行工程档案缩微永久保管,档案原件归还建设单位或业主;天津市城建档案馆则实行建设工程档案远程归档,只收集规范化的工程信息,不收或尽量少收档案原件;这都是控制库藏量的有效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4 明确城建档案工作管理体制。
我国城建档案管理体制的确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中国应对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一个特色举措。其问题实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速度非常快、城建档案累积速度也非常快,必须依靠建设行政职能才有利于档案收集、保管和利用;如果我们的城市建设比较平缓了,甚至像西方国家大规模建设高潮已成为过去式,城市以管理为主,档案以利用为主,那么城建档案管理就不必依附建设行政职能了。目前这种体制使城建档案的管理职能由档案行政部门分割到建设行政部门,造成了行政与执法主体之争。无论争论的结果怎么样,但城建档案工作是不能停滞的,不能留下空白和遗憾。既然现在国务院已将城建档案管理职能交由各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就有权、有义务对城建档案管理体制进行明确。而在目前强势推动先导区建设的背景下,城建档案工作量将史无前例地增加,工作难度和工作的紧迫性也空前地提高了,依托建设行政职能加强城建档案管理无疑更有利于先导区整体工作开展。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3.5 建立与先导区城建档案管理的对接机制。
机制对接应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行政管理职能的对接,即通过长沙市建委与先导区发展、规划、建设部门的职能对接,把城建档案管理纳入行政许可的一个环节因子,在先导区工程
项目管理中应该有对城建档案编制和报送的行政性要求;二是工作流程对接,要在先导区内部建立起城建档案工作流程,长沙市城建档案馆应主动把这个流程接续到馆内,保证工程项目档案移交报送渠道畅通;三是工作实体对接,包括两方都要落实责任人,明确双方的合作关系、合作形式、权利与义务。建议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草拟相关文件,经过各方研究协商后,由先导区和市建委联合发文。
3.6 及时出台先导区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细则
先导区建设将以产业建设、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区建设等为重点。而产业建设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先进制造业、生物产业等,加上生态建设,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了新国际机场、火车西站、城市轻轨、过江隧道、千吨级水运码头等,都是投资大、周期长、科技含量高、异常复杂的建设项目,城建档案管理难度非常大。建议一是要加强与市规划局和先导区发展、规划、建设职能部门的合作,及时准确掌握相关建设项目的宏观思路和功能规范要求,便于我们制定对策和工作要求;二是应组织对上海浦东新区城建档案管理和北京奥运场馆项目档案管理的学习考察,积累对超大规模建设项目档案进行管理的经验;三是要及时出台先导区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细则,并广泛开展宣贯活动。只有工作做在前面,认真思考,精心准备,建立健全标准规范,才能保证先导区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起好步,并沿着正确轨道稳步前进。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4结语
基于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对先导区城建档案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就不再是未雨绸缪了。长沙市委市政府对现有行政职能与先导区管理相衔接已经明确了原则性意见,并进行了多次协调,而市建委也已就职能对接进行了两次专题研究。城建档案管理是不能留下空白的,必须与先导区建设同步跟进。因此,长沙先导区城建档案管理策略研究既有理论价值,更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还是非常紧迫的。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对先导区城建档案管理产生实际上的促进,并通过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凝结出我国城建档案管理的先导性经验成果。
图片来源:
[1] 长沙房地产联合网(www.0731fdc.com)
[2] 红网(www.rednet.cn)
[3] 湖南城乡规划信息港(www.hnup.com)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李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