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要素之营建(1)程力学毕业论(3)

2014-08-03 01:28
导读:从空间与尺度上看,解放碑中心区的建筑密度与建筑高度偏高,高楼林立的整体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区的空间尺度和视觉效果。虽然设计考究、使


    从空间与尺度上看,解放碑中心区的建筑密度与建筑高度偏高,高楼林立的整体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区的空间尺度和视觉效果。虽然设计考究、使用方便的街道家具和公共设施给公共空间注入了应有的活力,但是总体绿化容量的严重不足影响了中心区的环境品质和质量。不过,时常举行的公共文化活动以及商家开展的商业活动对于解放碑中心区的活力营建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每逢节日庆典的时候大量人群聚集在解放碑欢呼雀跃的景象成了重庆繁华兴盛的象征。

2.上海市新天地广场
    新天地广场位于上海市中心区淮海中路南面,以其上海石库门弄堂的独特海派文化风韵和格调时尚的中外餐厅、茶坊和艺术展廊等,成为上海最吸引人的~个文化休闲场所。

    从区位和交通上看,它地处上海繁华的卢湾区,东临黄陂南路,南临自忠路,西临马当路,北临太仓路,当中一条兴业路把其分为南里与北里两个部分。在太仓路上的主入口离淮海中路最繁华的地段及地铁出入口只有170米,因此交通的易达性保证了新天地广场成为上海一个重要公共场所的可能性。此外,它在区位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上海最重要的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位于兴业路上,大批中外游客都会借此机会而顺便将新天地广场游览一番。

    从空间形态上看,通过对原有狭窄、拥挤的里弄空间进行疏通整合,形成步行街、广场等开敞空间,使得整体空问格局疏密有致、收放自如,同时,还着重把具有石库门文化特征的建筑与部件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使整个公共空间富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此外,宜人的尺度是新天地创造舒适的公共空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里弄空间本身的尺度是比较宜人的,在改造的过程中注重对尺度的把握,形成了不同于城市中心区大型商业街的空间尺度。比如里弄小巷宽度为2~3米,主要街道宽度也不超过10米。

    与其他休闲场所不同,新天地广场设置了众多的露天茶坊和咖啡座等公共设施,淡化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界线,大大地激发了不同人群之间交流的可能性,丰富了公共空间的活力。同时,健全的公共设施以及设计新颖的街道家具也给新天地广场营造了良好的休闲气氛,精心的环境设计以及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了高品质的环境质量。在广场南面还设置了一个露天广场(时尚广场),时常在此举行的音乐会以及各种公共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无疑,新天地广场作为上海旧城公共空间改造中的一种模式是成功的。它既有效地保留了旧城区的历史风貌,又通过各种规划设计手段,满足了现代生活的需求,创造了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有机融合,同时也突出了上海文化的个性和内涵。

四、结论
    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问营建的探讨以及实际案例的评析,可以看出活力要素对城市公共空间营建的重要作用。但对于不同地段、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而言,各个要素的影响力不同,着重处理的力度也应有所区别:针对较大范围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城市中心区等),应着重考虑“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以及“公共设施”的合理规划设计;而对于较小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小型广场等),则应精心处理好“环境质量”和“街道家具”的设计以及组织开展各种“公共文化活动”。

    总之,通过合理把握公共空间活力要素,在实际规划设计中着重处理好各个要素的关系,一定能创造出真正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简·雅各布斯(Janc Jacobs).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凯文·林奇(K.Linch).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华夏出版社,2003.

[3]扬·盖尔(Jan Gehl).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Matthew Carmona,Tim Heath,Taner Oc,Steve Tiesdell.城市设计的纬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3.

[7]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8]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91

[9]Matthew Carmona,Tim Heath,Taner Oc,Steven Tiesdell.城市设计的纬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4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徐煜辉 卓伟德
上一篇:地铁隧道水平局部冻结施工应力与位移场数值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