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碳排放”标准及应对之策程力学毕业论(2)
2014-09-20 01:38
导读:三、应对策略 1. 政府的应对策略 (1)积极参与绿色认证,完善认证体系。1994年环境标识在诞生,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和国家质量
三、应对策略
1. 政府的应对策略
(1)积极参与绿色认证,完善认证体系。1994年环境标识在诞生,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三家联合成立,现在其成员已经扩大到11个部委。历经7年,从国际贸易中的对策研究,到如今已经在我国大型龙头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中国在政府干预下,中国环境认证走过了发达国家二十年要走的 路。目前,中国环境标志在国际上赢得了自己的地位。
(2)积极参与国际绿色标签标准的制定
(3)引导企业积极应对。辅助企业搜集、研究各国技术限制法规和技术标准,了解最新贸易政策,引导企业规避绿色壁垒,保障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4)积极扶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把“绿色产品”作为消费者的终极需求,把大力绿色环保产业作为调整优化出口产业结构的重点。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研发生产被禁止使用有害物质的替代产品,引导企业建立绿色产业链条和绿色生产体系,全面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
2. 企业应对之策
(1)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企业要明确自身生产技术水平所处的位置和存在的差距,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主动采用国际标准或世界著名企业的实物标准组织生产,适应技术标准的发展潮流,努力实现出口产品符合较高的技术和质量要求。
(2)认真落实绿色认证制度。目前,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和实力不是特别强的企业,绿色认证制度要么不参与,参与的也有一些是形同虚设,在这种情况下,产品质量很难保证,走出去的产品也容易碰壁。所以,企业要把绿色观念贯穿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把握好这条企业的生命线。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实施国际技术标准,加强认证与设计。突破技术壁垒的最有效途径是依据进口国的技术标准,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要强化质量意识,实施国际技术标准。
:
[1]魏一鸣、范英等,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对策与建议,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
[2]欧洲发起绿色认证的标签 标注食品碳排放,外滩画报,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