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沙区治理现状及对策程力学毕业论文(2)
2014-11-10 01:42
导读:2.3壮大产业,兴林致富 近年来,廊坊市在大力治沙造林过程中,注重发挥林产品加的拉动作用,积极鼓励林产品加工业发展,育龙头、建基地、连农户、进市场
2.3壮大产业,兴林致富
近年来,廊坊市在大力治沙造林过程中,注重发挥林产品加的拉动作用,积极鼓励林产品加工业发展,育龙头、建基地、连农户、进市场,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木材“龙型”。全市现有人造板、木浆造纸、木材加工等涉林3 000多家,年消耗木材869.5万m3。在工作中,廊坊市一方面积极鼓励企业在沙碱荒地建设原料基地;另一方面发动农民群众大力植树造林,实现企业、农民、政府的“三赢”。文安县通过抓人造板产业,拉动了全县林业的发展,该县人造板市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人造板生产销售中心,全县共有人造板生产企业1 500多家,年创产值56亿元,利税3.1亿元。在产业的带动下,群众有树不愁销,有苗不愁卖,进一步增强了其治沙造林、治沙致富的信心。
3存在的问题
3.1造林资金投入力度有待加强
林业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一方面造林所用的次耕地和沙荒盐碱地土壤贫瘠,水源短缺,不便,增加了造林难度,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水电配套以及购置交通、通讯设备的费用;另一方面沙区治理以营造生态公益林为主,经济收益低。这样就使群众的造林积极性较难调动,许多个体承包者因前期投入大、经营周期长,造成欠债多、负担重,后劲严重不足[1]。
3.2部分造林规模小,难以保证造林质量
一是造林的治理者为个体,涉及户多。一家一户小面积种植,比较分散,在树种、苗木规格、栽植及后期管理上不利于很好地统一标准。二是造林方式单一,缺乏造林实用技术。有的造林户到外地远途调苗,不仅影响造林成活率,而且还容易造成品种混杂,影响造林质量和效益[2]。
3.3造林树种单一,治沙造林模式有待丰富
在廊坊市造林树种中,杨树、柳树成了看家品种,一方面容易发生病虫害,另一方面治沙效益不明显。应积极引进一些好的治沙树种,大力推广乔灌结合、混交造林、林草间作、林药间作等多种模式,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林地的经济效益。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3.4有些地方重造轻管现象严重
部分群众投资造林,主要认为林业同农业生产相比,具有省工、省力等优点,从而忽视了林木的管护工作。林分的集约化经营水平低影响了林木的保存和生长。
4对策
4.1进一步研究制定林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在平原区沙区治理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加大种植结构的调整力度,制订的林业发展规划,把沙区治理作为林业及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来抓。充分发挥一系列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建立一套关于土地租赁及承包、税费征收及减免、发展资金的信贷与支持、对典型乡村户的支持和奖励以及水电通讯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充分调动县乡村户各层次、各方面治沙造林的积极性,推动平原区林业的整体大发展。
4.2进一步活化营林机制
造林营林机制必须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宜公则公,宜私则私。一是考虑不同树种的不同营林目的,确立不同的机制。二是考虑宜林地的条件。地域条件不同,在采用造林机制形式方面也要有所不同。三是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3]。如村领导班子建设情况,群众造林营林习惯、集体和群众经济情况等。无论采取何种机制,都必须明确程序,公开投标,健全手续,合同公证;涉及林地权属、林木权属等问题,要发林地、林权证,建立档案,积极稳妥地推动林业持续快速发展。
4.3进一步搞好综合服务
一是信息服务。利用电视台、宣传册等宣传途径和方式为广大造林户提供各类生产、经营、销售方面的信息,以信息的及时准确推动新技术的应用,优化品种结构,更新经营模式[4]。二是资金服务。在积极争取世行贷款造林、三北、退耕还林等工程项目造林的同时,还要抓好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定,争取小额信用贷款,解决农民造林资金困难的问题。三是技术服务。针对个体造林户缺乏造林技术的问题,必须加强造林技术
培训。如在造林中如何使用生根粉、地膜覆盖、抗旱保水剂等先进技术,通过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5
[1] 董建国.平原区沙区治理研究[J].农业科技,2009(8):214-215.
[2] 石亚红,冯华,谭玉伟.泰来县风沙区治理开发模式浅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11(10):610.
[3] 马昭让,岳彩田.黄河故道沉沙区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5(3):27-28.
[4] 尹萍.山丹县沙漠化治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05,34(1):5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