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吴中区村庄绿化的几点思考程力学毕业论(2)
2014-11-12 01:35
导读:2.4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村庄绿化关系到每个村民,渗透到千家万户,如果没有广大群众的支持,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仅靠政府的有限投资,是不可能取得
2.4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村庄绿化关系到每个村民,渗透到千家万户,如果没有广大群众的支持,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仅靠政府的有限投资,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为此,要在政府投资为主的基础上,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实行全民动手、广筹资金、扎实推进。
2.5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村庄绿化要结合各地实际,分类指导,因村因地进行。通过采用合理的绿化布局和灵活多样的绿化形式,将山、水、树、路、房融为一体。在树种选择上,要坚持适地适树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并倡导以乡土树种为主。在植物配置上要做到乔、灌、草、藤、花科学搭配,常绿和落叶有机结合,针叶和阔叶合理混交,速生和慢生相互兼顾,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层次丰富、功能完备的新农村绿化景观系统。
3村庄绿化对策
3.1注重示范带动
村庄绿化要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实施,可选几个村庄布局较为整齐、村容村貌比较整洁、村级相对较好的村作为试点,以保护古村落为重点,以创建村庄绿化示范村和合格村为抓手,高标准规划,严要求实施,着力抓好绿化建设,并以典型示范为突破口,推动村庄绿化全面开展。
3.2注重开拓创新
村庄绿化与其他绿化一样,要不断创新,在不同的环境中创造出不同的作品。同时,村庄绿化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绿化,应以为主线,充分运用现有的地理环境、自然山水、植物资源、人文景观等,并发挥设计者的综合思维能力,设计出最佳方案,力争创出全新的风格。
3.3注重地方特色
村庄绿化绝不能搞千村同面和千篇一律,要能体现地方特色,发掘传统文化,彰显自然和谐,提高农村品位。要善于利用各地特定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气候条件、自身的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独有的名人效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新建、改造、保护等不同手段,以传统园林与绿化技术结合,通过对观赏植物、山石水景、村庄道路、景观小品等的塑造,建成独特的植物景观、山水景观、田园景观、人文景观,形成一村一景、各具特色的村庄绿化格局。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3.4注重保护利用
村庄绿化要做到与保护并重、改造与建设并举,尊重原始地形地貌和原有自然资源,加强对原有绿化成果,特别是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利用。绿化规划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因子,要在有效保护、利用原有地形地貌、自然山水和地表植物的基础上,通过改造整理快速成景,达到保护资源、节约资金、短期内能体现绿化效果的目的。
3.5注重长期管护
俗话讲“三分种,七分管”,绿化管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保障村庄绿化成果的长效措施。或只搞好村庄绿化,而养护管理跟不上,则往往出现“年年种树,年年不见绿”的现象。为此,要着力解决村庄绿化中最突出的长期管护问题,一要加强绿化,提高村民素质,唤起全民绿化意识,创造爱绿护林的良好氛围;二要建立管护机制,组建管护队伍,配备管护人员,落实管护责任,保障绿化成果;三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四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制止和查处各类侵占绿地、毁坏绿化、盗窃树木等违法行为,保护好现有的绿化成果。
4
[1] 徐建峰,夏志萍,庄丽珠,等.关于村庄绿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8):256-256.
[2] 徐兴伟,周大招,陈炳高.关于山区村庄绿化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24):16,19.
[3] 陈建平.丘陵地区村庄绿化建模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69,72.
[4] 刘阳.淮北市新农村村庄绿化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