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打造衡水湖最美湿地程力学(2)

2014-11-18 01:02
导读:三、衡水湖湿地存在的问题 1、湿地无稳定生态用水水源 衡水湖水源主要由其周边河流汇集当地降水和引黄济冀补水。由于冀南渠、冀吕渠、冀午渠、冀枣

  三、衡水湖湿地存在的问题
  1、湿地无稳定生态用水水源
  衡水湖水源主要由其周边河流汇集当地降水和引黄济冀补水。由于冀南渠、冀吕渠、冀午渠、冀枣渠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自1994年引黄入冀工程实施以来,已关闭上述河道入湖口。近年来衡水湖水源以引黄为主。为此衡水市每年从有限的财政收入中拿出一千多万元,引入黄河水以补充衡水湖水源,使衡水湖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得以维持。目前,衡水湖没有专用于生态环境的水源。由于水源缺乏等因素导致西湖、滏阳新河滩地等湿地严重退化。
  2、社区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由于连年干旱,加之衡水湖周围社区居民的开垦,导致湿地面积大量减少,植被严重破坏,生态失衡,干扰和破坏了野生动物原始的栖息环境。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人地矛盾越来越大,使保护区的压力逐年增大。湖区主要来源是农业、林业和渔业等,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对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保护和恢复脆弱的生态系统,任务艰巨。
  3、水环境质量问题依然严重
  衡水湖湿地水环境质量是衡水市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保护衡水湖水质,1994年关闭了上游水汇流渠道入湖口,2003年开始逐步取缔了湖区和引水线路上的排污口。2007年底东湖大库所及引水线路上的排污口全部取缔,大库开始停止养殖活动。2008年8月前,全面停止湖区养殖行为,并清除养殖设施,当年衡水湖大库水质明显改善。目前,湖区主要污染源为污染、湖底污染、湖区蒲草污染等。
  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推进衡水湖湿地保护与发展
  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人口密度为294人/km2,与其他同类保护区相比高出许多,加之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华北平原人口相对密集、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在资源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进而使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得到落实与推广,把衡水湖建设成京津冀最美湿地。

大学排名


  鉴于衡水湖湿地的重要性和衡水湖湿地存在的问题,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理顺和拓宽湿地自然保护区投入渠道,提高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水平,引导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居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降低周边社区对保护区的压力,是十分必要、非常及时的。 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承认湿地具有重要生态功能,要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一样对湿地的生态效益给予补偿。对于生活在湿地区域或其周边的人,限制和规范其生产生活方式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必然会使其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要通过政策支持给予一定补偿。多年来,衡水人民坚持自觉走生态文明之路的做法应予以鼓励,对衡水在保护湿地过程中遇到的自身无力解决的困难应予以关注。
  建议:1、将衡水湖湿地列入国家湿地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并尽快开展相关工作,使衡水湖湿地开发利用与保护恢复并举。2、建立衡水湖湿地长效补水机制,保证湿地生态需水。尽快开辟黄壁庄水库~衡水湖应急引水工程、岳城水库~衡水湖应急引水工程、南水北调衡水支线等多条引水线路,国家有计划地每年向衡水湖提供生态用水,以确保华北平原唯一保持完整的内陆淡水湿地结构稳定的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社会、生态效益。3、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解决人地矛盾,尽快对已破坏的湿地进行抢救性恢复。

上一篇:环境与生活气象指数的释用程力学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