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CASS工艺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运行分析程力学(2)
2014-11-26 02:12
导读:2.2溶解氧的影响 2.2.1选择区溶解氧的影响选择区的主要功用是在其中进行磷的释放,为后续主曝气区磷的过量吸收创造条件;同时污泥回流液中含有的硝酸
2.2 溶解氧的影响
2.2.1 选择区溶解氧的影响 选择区的主要功用是在其中进行磷的释放,为后续主曝气区磷的过量吸收创造条件;同时污泥回流液中含有的硝酸盐也可在此得以反硝化,因此选择区应该维持缺氧-厌氧状态。但根据现场实测,选择区内溶解氧较高,多数时段维持在3mg/L左右,最高可达5mg/L。通过调研,原因有两点:一是选择区内采用粗孔曝气搅拌,二是配水井的两级跌水富氧。根据本厂实际,将选择区内原来的连续搅拌方式调整为间歇小气量搅拌,或设置搅拌器,此外,需对配水井渠道上设置消能板,对跌水进行缓冲,防止富氧。
2.2.3 主曝气区溶解氧的影响 CASS池主曝气区内主要完成降解有机物、同时硝化反硝化和吸磷过程。对于同时硝化反硝化过程,要求控制供氧强度并维持主曝气区内溶解氧在0.5-1mg/L范围内,使絮体外周能保证有一个好氧环境进行硝化,同时由于溶解氧浓度得到控制,氧在污泥絮体内部的渗透传递作用受到限制,而较高的硝酸盐浓度则能较好地渗透到絮体的内部,从而实现有效地反硝化过程。
实际运行发现,主曝气区内的溶解氧无法精确控制在0.5-1mg/L范围内,鼓风机在最小气量情况下,主曝气区内的溶解氧一般在1.5mg/L左右,系统难以保证较好的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根据本厂实际,可在鼓风管道上设置排入大气的放泄口,同时利用阀门来调整气量。
2.3 水力条件的影响 在选择区内主要进行磷的释放和反硝化过程,需要保持泥水的充分混合,停留时间一般应在1h左右。根据理论,本厂选择区内停留时间应为50min,然而实际停留时间达不到50min。根据设计,由于选择区内设有挡板,污水的流动状态应该是在左右和上下方向同时出现S型,能使泥水实现充分混合。然而由于挡板底部通道很容易被污泥堵塞,水流很难在上下方向形成S型流动,因此污水在选择区内只能实现在表面的S型流动,出现短流,停留时间大大缩短,严重影响了磷的释放和反硝化过程。根据本厂实际,应对选择区挡板进行改造,使泥水实现充分混合,保证停留时间。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3 改造效果
本厂2009年11月按照上述要求对系统进行了改造,2010年1月改造完毕,经过调试运行,系统在污泥负荷为0.1kgBOD5 /(kgMLVSS·d),选择区溶解氧在0~0.5mg/L,主曝气区溶解氧在0.5~1.0mg/L的情况下,系统的脱氮率提高了10%,达63%以上,除磷率提高了5%,达65%以上,改造效果良好。
:
[1]沈耀良,王宝贞.循环活性污泥系统(CASS)处理城市废水.给水排水.1999.25(11):5-8.
[2]陈滢,彭永臻,杨向平,等.低氧SBR除磷工艺研究.给水排水.2004.20(8):40-42.
[3]王洪臣主编.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控制与维护管理,出版社.
[4]张统,侯瑞琴,王守中,等.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化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