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反硝化聚磷菌在工业污水中脱氮除磷的适宜(2)
2014-11-28 01:13
导读:(Ⅱ)测定:吸取待测液2-1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1滴2,4-二硝基酚指示剂,用2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到黄色,然后用0.5mol/L硫酸溶液调ph到溶液刚呈微黄色。用
(Ⅱ) 测定:吸取待测液2-1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1滴2,4-二硝基酚指示剂,用2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到黄色,然后用0.5mol/L硫酸溶液调ph到溶液刚呈微黄色。用吸管加5ml钼锑抗显色剂,用水定容到标度,摇匀。30min后,在分光光度计上用2cm光径比色皿(如含磷量较高,应用1cm的比色皿)、700nm波长比色,以空白试验溶液为参比液,调吸收值到零,然后测定待测显色液的吸收值。在工作曲线上查出显色液的磷ppm数,颜色在8h内可保持稳定。
(Ⅲ) 工作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5ppm磷的标准溶液0、1、2、3、4、5、6ml于50ml容量瓶中,与测定时同样进行显色,得0、0.1、0.2、0.3、 0.4、0.5、0.6ppm磷标准系列显色液。用0ppm磷标准系列显色液作参比,调吸收值到零,由稀到浓测标准系列显色液的吸收值。在方格纸上以吸收值作纵坐标,磷ppm数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Ⅳ) 结果
(5)筛选和繁殖
从中筛选高效反硝化脱氮除磷菌株,进行扩大培养。
(6)处理污水
取污水处理厂的未处理过的污水,先检测污水中氮磷的质量浓度,以及pH。通过调节适宜的pH,再将这些菌株接种到污水中,同样设置20摄氏度~40摄氏度的温度梯度在上述条件中培养,而后检测检测培养基中硝酸氮和磷的质量浓度变化。再筛选出脱氮除磷效果相对最好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再应用到污水处理中,达到高效脱氮除磷。
四.结果与结果分析
此次试验通过采用硝酸根-N麝香草酚分光光度法和磷酸根-P钼锑钪比色法来检测培养基中硝酸氮和磷的质量浓度变化。探究得到适宜且高效脱氮除磷的条件,同时也将反硝化菌和聚磷菌有系列的结合在一起,达成一个共同生态系统,从而达到高效处理污水中氮磷元素的目的,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五.
1.曾庆武,反硝化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应用研究,环境微
生物学,2008.
2.焦中志,李相昆,张立成,史富丽,张杰,反硝化菌磷菌菌种筛分与除磷特性分析.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版),2009.5
3.刘晖,周康群,刘开启,周遗品,刘洁萍, 利用亚硝酸盐的反硝化除磷菌及影响因素.
环境科学与技术,第29卷,第7期,2006,
4. 陈朋,反硝化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强化处理硝酸盐废水的研究,
环境工程,2009,5.
5.许彦娟,张利平,反硝化聚磷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5
6.陈靖,何泽超,张陵,反硝化聚磷菌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化工设计,2007
7.张杰,利用反硝化聚磷菌在SBR中实现脱氮除磷的研究,环境工程,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