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要求程力学(2)

2014-12-05 01:38
导读:二、应急装备的改进,促进应急监测的 先进的应急监测装备体系的建设是完善应急预警体系的必要条件。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仪器和设备应遵循

  二、应急装备的改进,促进应急监测的 
  先进的应急监测装备体系的建设是完善应急预警体系的必要条件。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仪器和设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便携快速、实现准确监测数据的获取;(2)操作简单易掌握;(3)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仪器本身无特别使用限制性;(4)结合我国现状与水平,力争做到在国内应用的普适性;(5)投入最小化,方法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6)满足便携式或车载的要求。
  应急监测装备配置还包括配置,通讯及图文数据传输配置,安全防护配置和其他辅助功能配置等,它们都有各自的性能特点和配置要求,与主要的应急监测装备一起构成统一的应急监测系统。总之,应急监测装备的合理配置,最终是要实现高效快捷的应急响应,为保障环境安全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三、现场监测,应急的响应 
  近几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频发,尤其是一些特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极大关注。需要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特别是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做到判断准确、措施有效、处置及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已成为当务之急。 
  现场环境应急监测要求快速、灵活、实用。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监测因子,在获取充足的现场资料并利用充足的数据库资源进行分析,才能够确定污染因子。目前某些地区的监测站已经引用芬兰的Gasmet FT-IR傅利叶红外多种气体监测仪,当现场污染因子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定性、半定量300多种污染气体,大大提高了现场监测的效率。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其次,需要精密、正确的布点方法。根据一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化学品气体泄露事件,由于影响范围存在不可知性,通过气象等因素,判定风向、风速,在距离事故点较近的位置安排便携式气体应急监测仪器,精确布点,通过检测分析和,判断污染物浓度及扩散方向和范围。 
  再次,跟踪监测不可忽略,环境污染的影响往往要持续一段时间,所以这期间需要对污染源及环境质量进行跟踪监测,更加确保事发环境及周边所影响环境的安全。 
  最后,污染事故发生后,地方政府,各部门,公众等都迫切了解事故现成的环境信息,监测信息的发布也尤为重要,采用正规方式及时、准确的发布监测信息,对稳定事故局势、安定人民生活都有很关键的作用。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明显增长。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处置过程中,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往往面临着压力和挑战,也暴露了仪器设备的不足,设备的落后,应急监测的滞后,处置经验欠缺等诸多问题。及时经验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的终结部分。在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发使用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应急监测和处置仪器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等成为当前重要的工作;污染事故多种多样,在应急监测处置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失误在所难免,总结和积累经验教训,才是更好的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更好做出正确处置的必经之路。 
   
  [1]陈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分析与应急反应机制[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2,(1). 
  [2]沈振月,姚爱珍,刘建明,等.强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管理[J].环境监测,2000,(4). 
  [3]李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应急监测[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4]陈宁,边归国.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与处置仪器设备的配置[J].2007,(4). 
  [5]万本太.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6. 
上一篇:环境保护基层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完善程力学 下一篇:没有了